大概明敏的读者,所得必当更多于我,而且由读时所生的诧异或同感,照见自己的姿态的罢!那实在是很有意义的。 一九二九年八月二十日,记于上海 注释 [1]本文系鲁迅为柔石的长篇小说《二月》所作之小引(序言),此处作为本书之序言收入。下一章 App内继续阅读 新人海量作品14天免费 本作品由起点中文网进行电子制作...
《二月》是柔石的代表作,也是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二月》写于1929年,主人公萧涧秋,他极想有为,怀着热爱,到了芙蓉镇以后,面对陶岚和文嫂两个女性,他卷入痛苦的漩涡之中。现实如四布的陷阱和黑洞,使他寸步难行,甚至无法立身。他同情文嫂的悲惨遭遇,竭尽全力救助她
掌阅板栗 | 柔石6.6万字 掌阅公版内容简介:公源计划之名家柔石,民国时期著名作家、翻译家、革命家,本系列书共收录其作品六本。《二月》是柔石的代有作,也是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写于1929年的《二月》,反映了大革命失败以后青年知识分子找不到出路的苦闷和彷徨。作为主人公的萧涧秋,他极想有为,怀着热爱,到了芙蓉...
二月(节选)【注】柔石 六年前,萧涧秋和陶慕侃一起从杭州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毕业。他们的感情非常好,可是毕业以后,因为志趣不同,就各走各路了。在这六年之中,萧涧秋风萍浪迹,跑过中国大部分的疆土。但终于厌倦了这样的生活,所以答应陶慕侃的聘请,回到浙江来。浙江本是他的故乡,可是他从小就死了父母,孑然...
柔石 《二月》是柔石(1902-1931)的小说代表作之一,在中国文学史上颇有影响。自1929年出版以后,引发诸家评议,反响热烈,鲁迅也曾撰文推介,各界对《二月》的分析、研究与讨论一直持续至今。1960年代,小说《二月》被拍成电影《早春二月》,成为“十七年电影”的经典作品。1980年代,亦...
二月柔石萧涧秋次日一早就醒来。他望见窗外有白光闪动,他奇怪,随即将向小花园一边的窗帘打开,只见窗外飞着大雪,地上已一片白色,草,花,树枝上,都积着约有小半寸厚。他穿好衣服,开门。阿荣给他来倒洗脸水,他们迎面说了几句关于天气奇变的话,阿荣结尾说:“昨天有许多穷人以为天气从此会和暖了,将棉衣都送到...
”先生对柔石的总评价是:“无论从旧道德,从新道德,只要是损己利人的,他就挑选上,自己背起来。”这是柔石的个人品德,也是《二月》里萧涧秋的救世精神。《为了忘却的记念》,主要内容是记柔石,撰写《柔石小传》,写《二月•小引》,鲁迅先生为柔石写下的文字,是柔石的高尚品德的善报。电影《早春二月》,...
二月柔石赏析 赏析:柔石的《二月》以最真实与质朴的语言讲述了主人公萧涧秋为躲避浊世风波来到芙蓉镇生活了两个月的故事。主人公萧涧秋以独特的人物个性使整篇小说充满故事性,奉行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他于时代洪流中走投无路,不得不将自己的感情置之度外,在孤旅漂泊中真正探求自己人生的意义,表现了作者对现实的...
1963年,北京电影制片厂拍了一部叫《早春二月》的电影,这部电影就像是那段历史的真实镜子,把那段日子照得清清楚楚。电影是根据“左联”烈士柔石写的小说《二月》改编的,故事发生在江南的一个小镇上,情节曲折多变。电影用那种精致又细腻的手法,还有清新脱俗的风格,讲了一群年轻的知识分子在时代大变动里,是怎么...
《二月》是柔石的代表作,也是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写于1929年的《二月》,反映了大革命失败以后青年知识分子找不到出路的苦闷和彷徨。作为主人公的萧涧秋,他极想有为,怀着热爱,到了芙蓉镇以后,面对陶岚和文嫂两个女性,他卷入了痛苦的漩涡之中。现实如四布的陷阱和黑洞,使他寸步难行,甚至无法立身。他同情文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