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一赔三”是指经营者在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时存在欺诈行为,消费者有权要求退款并获得支付价款三倍的赔偿,如果赔偿金额不足500元则按照500元计算。二手车商在收车时是否属于“消费者”?能否以“消费者”的身份要求卖车人“退一赔三”?【基本案情】冯某系二手车交易从业者,2023年2月,冯某与丁某通过微信...
万柏林法院最终依法判决:解除原告小阳与被告某二手车有限公司签订的车辆买卖协议书;某二手车有限公司于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退还小阳购车款50000元;小阳于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将案涉车辆退还给某二手车有限公司;某二手车有限公司于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增加赔偿原告小阳购买汽车价款的三倍损失,即150000元。双方...
导读:二手车退一赔三的事故责任认定主要看这四点:一是卖家有没有欺诈的主观想法;二是有没有实际的欺诈行为;三是买家是不是因为误解才做出决定;四是欺诈和误解之间有没有直接的关联。要是卖家明明有欺诈的打算还真做了欺诈的事,导致买家误解然后做了对自己不利的决定,并且欺诈和误解之间有直接的因果联系,那卖家...
买车的时候,对方称只跑了4万多公里。姚女士认为,这辆二手车的公里数应该是被调过的,自己遇到了欺诈行为。于是,姚女士将卖方,也就是二手车销售方贾某告上了法庭,要求对方退还购车款,并进行三倍赔偿。那么,被告贾某出售涉案车辆的行为是否构成欺诈并应承担赔偿责任呢?在庭审过程中,双方围绕着这一争议焦点展...
购买二手车后认为对方存在欺诈 退车未果主张三倍赔偿 能否获得法院支持?近日,临湘法院审理了 这样一起二手车买卖合同纠纷。2021年8月,安某花5.9万元从案外人杨某处购得一辆小轿车。同年9月,其以6.1万元的价格将该车卖给刘某,双方签订《二手车交易合同》,合同中载明“车辆有补漆,前方事故改换了大灯”。
此外,有的二手车经营企业以员工个人名义与购车人签署买卖合同,导致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退一赔三”条款无法精确适用。为此,程洁玲法官建议,作为二手车经营者,在进行二手车交易活动中应当首先确保自身已全面深入地了解交易车辆信息;其次应当向消费者提供真实、全面的交易车辆信息;最后应向消费者解释可能产生歧义的...
所谓消费欺诈行为是指经营者在提供商品或者服务过程中,采取虚假或其他不正当手段欺骗、误导消费者,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行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第一款规定了消费者遭受经营者欺诈可向经营者主张三倍惩罚性赔偿。一般而言,二手车交易中关于经营者欺诈行为的成立须满足以下两个要件:一是经营者有...
二手车事故退一赔三是合法的,但具体是否适用需要依据实际情况来判断。 一、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第一款的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费用的三倍。因此,如果二手车的销售...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三条第三款的规定,消费者自接受商品之日起六个月内发现瑕疵并发生争议的,由经营者承担有关瑕疵的举证责任。本案中,刘某在交易一年后才发现问题并提出诉讼,已超过法律规定的维权时效性。相关点睛 1.二手车交易中的信息不对称:二手车市场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消费者往往难以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