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式钢盔的内衬用纤维织物代替了原来的麻布,当然了,这样一番升级以后,98式钢盔的重量也增加到90式钢盔的两倍,大约有2公斤重。据日本陆军部发表的一份评估报告显示:98式钢盔可以抵御500米距离的7.7毫米口径步枪弹。98式钢盔 但是,98式钢盔的防弹性能虽然要优于90式钢盔,却由于日本贫弱的军工生产能力和战争后...
90式钢盔既然有这么多不足,于是日军在1932年5月开始研制更有效的98式钢盔。98式钢盔在加装了前铁之后,虽然可以有效抵御7.92毫米步枪子弹在300米距离直接射击,且日军的五角星徽记也涂装成与钢盔同色调了,但98式钢盔总体性能依然和90钢盔相差不大,和当时欧洲的德美钢盔相比还是有着不少的差距。不过毕竟当时的日式...
90式钢盔的总体性能相当不错,当时的中国军队使用过德国的M35钢盔,法国的亚德里安式钢盔,英国的“托尼”碟式盔,还有美国的M1钢盔,比较下来,还是对日军的90式评价最高,毕竟这是按照东方人头型来设计的,更适合东方人。所以,到198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装备的第一种制式钢盔GK80式钢盔,外形就基本借鉴了90式钢盔...
而说亚洲的日本陆军的头盔,却只能要肤浅两个字概括,日本二战的头盔分别是90式和98式,这其中最常见的就是90式了,这种钢盔采用碳素钢制作,厚度仅为1毫米,全重1公斤,1939年诺门坎战役中日本90式头盔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日本士兵的阵亡率,因为日本的头盔不仅质量差关键还十分的惹眼,日本关东军期初头盔上面的大五角...
90式头盔的制造工艺相对粗糙,这也可能是其性能问题的一个原因。如果日本军队在制造方面没有先进的技术或足够的制造能力,那么他们可能无法轻松地生产高性能的头盔。这种技术和制造水平的限制可能导致他们只能继续使用已有的型号,而无法推出更好的头盔。5:采购和供应链 日本在二战期间面临着复杂的供应链问题。从采购原...
由于战争后期日本的军工生产能力更贫弱,导致98式钢盔的产量严重不足,日军实际装备的数量很少。因此,数量有限的98式钢盔都是配发给一些日军精锐部队。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前,日军同时装备着几款不同的钢盔。而二战前后,日军先后研发和装备的钢盔多达五款。不过,除了日军大量装备的90钢盔外,其它的日式钢盔其实只能...
1、01式“樱花”钢盔 在九零式钢盔问世之前,日军使用的头盔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仿英国托尼的18式钢盔,另一种则是仿法国亚德里安的01式钢盔,由于头盔上部带有一个类似樱花造型的散热孔,因此也被当时的日军称为“樱花”式钢盔。就是这款钢盔,曾在918事变中的日本关东军,以及淞沪抗战期间的日本海军陆战队中使用...
摘要:日本士兵的个人装具在二战时期也达到了相当的水准,而且由于日本独特的地理、历史和文化传统,很多单兵装具都具有浓郁的日本风,特别是钢盔、战斗帽和军刀更是成为当年日军的典型标志。图1:二战时期的日军士兵个人装具也达到了相当水准 日本自明治维新以后逐步走向军国主义,特别是经过中日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的两场...
有人会问,当时的中国军队中,钢盔的装备量并不多,那是不是就得往头上磕。其实并非如此,日军往头上磕完全是习惯使然,实际上撞击引信可以在任何相对坚硬的表面击发,甚至鞋底。91式手榴弹1931年正式装备日军部队以后,按照日军的单兵携行方案,每个日军士兵会携带两枚,这些手榴弹也会成为中国军队最喜闻乐见的战利品...
二、外形和防护力都中规中矩的苏、日钢盔 英法钢盔是二战垫底,苏联陆军sh40钢盔,日本的“90式铁帽”比他们稍好一点。 中国人最熟悉的肯定是日本钢盔,这款“90式铁帽”诞生于1930年,本来叫“30式铁帽”,但是日本自己有个“天皇纪年”,1930年正好是天皇纪年的2590年,所以后来就命名为“90式铁帽”,俗称90钢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