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会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 2. 经历二倍角公式推导过程,感悟从一般到特殊的研究方法,体会转化和换元的思想; 3. 发展逻辑推理和数学运算的核心素养,培养数学整体观. 教学重点: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 教学难点:二倍角公式在三角恒等变换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 时间 ...
课程基本信息课例编号学科数学年级高一学期第一学期课题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教科书教学人员姓名单位授课教师指导教师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 了解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会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2. 经历二倍角公式推导过程,感悟从一
2.掌握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 3.能够灵活运用二倍角公式解决相关的三角函数题目。 二、教学重点: 1.二倍角的概念及应用。 2.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 三、教学难点: 1.理解并应用二倍角公式解决复杂的三角函数问题。 四、教学过程: Step 1:导入引入(10分钟) 1.利用平时学过的知识,复习一...
2.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及其推导过程。 3.二倍角公式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 步骤一:导入与引入 1.导入 通过展示一道简单的题目引入二倍角的概念。例如:已知角α的弧度为π/6,求角2α的弧度。 2.引入 引导学生思考,当已知一些角的弧度时,如何求解其二倍角的弧度。 步骤二:二倍角的定义与性质 1....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目标:引起学生对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 过程: 开场提问:“你们知道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吗?它们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展示一些关于三角函数的应用场景的图片或视频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三角函数的魅力或特点。
3.1.3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教学设计 王祥 教学分析 “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是在研究了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 具有“二倍角”关系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的,它既是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的特 殊化,又为以后求三角函数值、化简、证明提供了非常有用的理论工具、...
正弦值知识结构学情分析内容分析知识形成过程问题解决变式已知条件一,教材内容分析本节内容是三角函数的重要内容之一,而二倍角公式又是三角函数中的重中之重,有着广泛的实际运用,在高考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二,学情分析1.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掌握了两角和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2.教学对象:高一年级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 重点 以两角和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为基础,推导二倍角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 教学 难点 二倍角的理解及其灵活运用. 教学流程与教学内容 (一)复习导入:大家首先回顾一下两角和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 ;; . 我们由此能否得到 的公式呢?(学生自己动手,把上述公式中 看成 即可), (二)公式推导: ; ; ...
“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在个体从出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中,智力发展可以分为具有不同的质的四个主要阶段:激活原有认知结构、构建新的认知结构、尝试新的认知结构、发展新的认知结构。发展的各个阶段顺序是一致的,前一阶段总是达到后一阶段的前提。阶段的发展不是...
第6页 共6页3.1.3 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公式的推导, 能运用二倍角公式求三角函数值2.能力目标通过公式的推导,了解它们的内在联系,从而培养逻辑推理能力通过综合运用公式,掌握有关技巧,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