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1:安全生产事故、事件报告制度及程序 安全生产事故、事件报告制度及程序 (1)本工程现场无论发生何种规格的大小安全事故,当事人应第一时间通知片区负责的工长,由工长第一时间通知生产经理和安全主任,知道事故和上报事故之间的间隔不得超过30分钟; (2)生产经理和安全主任得知消息后,根据事故的严重程度,经商量后决定...
简述事件一中事故发生后的报告程序。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答案]事故发生后的报告程序为: 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1h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3.承建单位报告程序: 项目部主要领导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向公司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部报告。 重大事故直接向公司分管领导和主要领导报告,同时协助项目部组织抢险,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 负责联络有关应急抢险单位,如应急抢险单位、管线单位等 4.报告时限 事件报告应遵循“及时、准确、完整”的原则。发生事故后,事故单位应...
本程序适用于事故(包含未遂事故)、事件发生后的报告、处置、调查、分析、处理、统计、记录、上报等工作。 本程序中所指事故、事件不含质量事故、事件。 3 定义 3.1 事故:造成死亡、疾病、伤害、财产损失或其它损失的意外事件。 3.2 事件:导致或可能导致事故的情况。 4 职责 4.1 股份公司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委员会(简称...
4.4事故、事件发生单位,应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发展,减少事故、事件损失和影响,并保护事故现场。并按规定及时向上级报告,积极配合事故应急处理。 4.5现场事故、事件应急处理完后,各部门、管理处、子公司发生应按本程序进行调查和后续处理,对拟定的纠正和预防措施,在其实施前应先通过对风险评价过程的评审,并对其实施情况进行...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及所属单位在经营活动中发生的造成人身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的生产安全、环境和质量事故、事件的报告、调查、处理和统计分析。 3术语和定义 3.1事故:造成死亡、疾病、伤害、污染、损坏或其他损失的意外情况。 3.2事件:导致或可能导致事故的情况。未造成疾病、伤害、损坏或其他损失后果的事件叫“未遂事件...
3 工作程序 3.1 事故的种类划分 根据总公司事故管理标准,事故分为以下五大类:3.1.1 人员伤害事故,包括但不限于:可记录伤害事故、职业病(含疑似职业病)、道路交通人员伤害、作业场所及非作业场所群发性疾病、健康事件等。3.1.2 财产损失事故,包括但不限于:海损、道路运输车辆及货物损失、起重作业、钻修...
企业内事故、事件调查及报告程序 1.适应范围 2.目的 3.调查过程 3.1总则 3.2意外事故/事件调查组 3.3调查准备 3.4寻找事实 4.事故/事件原因分析 4.1目的 4.2事故/事件原因 4.3调查分析会议 5.建议 6.建议的执行 7.报告 7.1事故/事件通告 7.2事故/事件调查报告 7.3建议的执行进程报告 7.4未遂事故报告 7.5月事故...
对本单位所有发生的安全生产、环境污染事故(事件)按照本程序和有关制度规定进行报告、调查、分析和处理。 5.工作程序 5.1事故报告的基本原则 5.1.1为了切实吸取事故的经验教训,预防各类事故的发生,矿山规定:对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所有事故必须进行报告、分析和处理。 5.1.2职工伤亡事故的报告按照矿山《生产安全事故管理办法...
辉瑞事故事件报告程序 (一)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可以直接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二)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