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尝问象山①在人情事变上做功夫之说。 先生曰:“除了人情事变则无事矣。喜怒哀乐非人情乎?自视听言动,以至富贵贫贱患难死生,皆事变也。事变亦只在人情里,其要只在‘致中和②’,‘致中和’只在‘谨独’③。” 【注释】 ①象山:陆九渊(1139~1193),字子静,自号存斋,江西抚州人。曾讲学于象山,学者称象山先生。
万事阴阳,现在边见。事事无常,皆为人造。事之所相,眼为情见。出事入世,法在中和。中和之道,致...
⭕️致中和 ⭕今日之思:早读读到【44.23】事变亦只在人情里。其要只在致中和,致中和-只在谨独。这句话,不太理解谨独-中和-人情-事变内在的逻辑关系,谈谈您对这句话的理解。 ①善护念头: 谨独是心,就是观照自己的起心动念,是让小我还是大我当家作主,小我杂念纷飞,大我力量无穷,时时刻刻戒慎其所不睹...
澄尝问象山在人情事变上做功夫之说。先生曰:“除了人情事变,则无事矣。喜怒哀乐非人情乎?自视听言动,以至富贵贫贱、患难死生,皆事变也。事变亦只在人情里。其要只在‘致中和’;‘致中和’只在‘谨独’。”——《传习录》陆澄曾经向王阳明请教陆九渊在人情事变上下功夫的观点。阳明先生说,事变都在人情中,人情重...
“除了人情事变,则无事矣。喜怒哀乐非人情乎?自视听言动,以至富贵贫贱、患难死生,皆事变也。事变亦只在人情里。其要只在致中和;致中和只在谨独。”王阳明——《传习录》@鹿人 9 抢首评 1 分享 举报发布时间:2022-04-13 02:00 全部评论 大家都在搜:...
“除了人情事变,则无事矣。喜怒哀乐非人情乎?自视听言动,以至富贵贫贱、患难死生,皆事变也。事变亦只在人情里。其要只在致中和,致中和只在谨独。” 发布于 2022-08-31 16:17 赞同 分享 收藏 写下你的评论... 登录知乎,您可以享受以下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