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固定资产的确认 根据相关规定,固定资产是指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的有形资产。在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包括但不限于房屋和建筑物、专用设备、一般办公设备以及文物和陈列品等。 二、固定资产的计量 事业单位取得固定资产时,应当按照实际成本进行初始计量。实际成本包...
法律分析: 单位价值在1000元以上,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1500元以上. 法律依据: 《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第四十条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超过一年,单位价值在1000元以上(其中: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1500元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是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作为固定资...
报废分录:借:固定基金;贷:固定资产,收回残值变价收入;借:银行存款;贷:其他应付款等(因为有的事业单位这部分处置收入是要上交的)或如不要上交,可以入“其他收入”,或“专用基金—修购基金”(适用于变价收入可自用于以后购建固定资产)。 事业单位会计交接注意事项 会计交接工作注意事项 1、会计人员调动工作、离职或...
一、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内,按照确定的方法对应计折旧额进行系统分摊。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而言,其固定资产同样需要在使用过程中逐渐损耗,因此也需要计提折旧以反映资产价值的逐渐减少。 二、在计提折旧时,应遵循相关会计准则和法规,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
这里所说的 “新”, 是指《政府会计准则第 3 号———固定资产》具体准则、 《政府会计准则第 3 号———固定资产》应用指南、 《行政单位财务规则》、 《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管理规程》、 《行政...
新政府会计固定资产准则基于权责发生制基础,对政府会计主体固定资产折旧做出统一规范,要求固定资产应计提的折旧金额,根据用途计入当期费用或者相关资产成本。相对于现行的规定,这是一种“实提”折旧的做法,更能客观地反映固定资产真实价值,有利于成本的核算与管理。(三) 全面编制和报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报告的...
根据《政府会计制度》和《政府会计准则》,县级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的核算与管理中应当遵循一些基本原则,包括真实性、合规性、独立性、及时性、完整性、相对稳定性和归属责任原则等。在实际操作中,县级事业单位应当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建立科学、规范、有效的固定资产核算和管理体系,确保固定资产的使用、保管和维护,提高...
一、新《政府会计准则》对事业单位内部管理带来的影响(一)会计处理方式由规则导向转变为原则导向 传统的规则导向会计处理,主要指从价值标准角度出发进行固定资产确认,将符合固定资产管理标准的资产按照类型纳入固定资产范畴内,通过价值划分标准的方式,为单位固定资产的会计工作提供更多便利条件。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传...
在新政府会计准则下,对于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也有了新 的要求和规定。这些规定旨在规范固定资产折旧的核算流程,保证财务 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固定资产折旧不仅关系到企业的财务状况,也 关系到企业的资产价值和经营效益。 探讨新政府会计准则下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对于进一步完 ...
新政府会计准则下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改进路径探析.pdf,新政府会计准则下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改 进路径探析 作者:赵超德 来源:《今日财富》2024 年第 08 期 事业单位作为公共资源的重要承担者,在新政府会计准则下需要更加严格的财务管理和报 告。固定资产是事业单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