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不避难”与“义不逃责”连用,意即面对艰险,合乎道义就不畏惧,要当仁不让地担负起责任。 “事不避难、义不逃责”,体现了迎难而上、敢于担当的优秀品质,它深深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中:既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
朝廷派虞诩去朝歌当县令,他的朋友都替他担忧,他却坦然答道:“事不避难,臣之职也。”后来,晚清进士汤霖将其拓展为“事不避难,义不逃责,素位而行,随适而安”16个字,成为汤氏家训。“义不逃责”的“义”,指正义、义务。“事不避难”与“义不逃责”连用,意...
9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指出:“凡是有利于党和人民的事,我们就要事不避难、义不逃责,大胆地干、坚决地干。”“事不避难”,语出《国语·鲁语》:“文仲曰:‘贤者急病而让夷,居官者当事不避难,在位者恤民之患,是以国家无违。今我不如齐,非急病也。
事不避难,义不逃责的意思 《事不避难,义不逃责》的意思是指在面临困难和危险时,我们不能回避、逃避,而应该勇敢地面对和解决问题,同时也不能因为个人的利益或私心而放弃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这种精神是一种坚定的态度,体现了一个人的勇气、责任心和正义感,也是一个人成长和成熟的标志。
“事不避难,义不逃责”是著名哲学家汤一介的祖父、前清进士雨三公在其《讌游图》之“自记”中说过的一句话。意思是面对困难的事情,不要逃避它;合乎道义的事情,要担负起责任来。事不避难,义不逃责,于人如此,则人生充实,生活精彩;于家如此,则兴旺发达,攻坚克难;与国如此,则民族自豪,历史光辉。
事不避难,义不逃责。 释义:面对艰险,合乎道义就不畏惧,要当仁不让地担负起责任。担当精神是共产党人的鲜明政治品格,直接体现着党的先进性,蕴含着党员、干部的党性和觉悟。当今的党员干部,虽不再像革命战争年代那样时刻面对鲜血和死亡,但同样把担当挺在了一场场硬仗里。疫情防控中,他们在战疫一线亮出党员身份、亮...
国学泰斗汤一介教授在76岁高龄时扛起编纂《儒藏》的重任,“事不避难,义不逃责。”这是汤一介老先生践行的准则。“事不避难,义不逃责。”这句话告诉我们要( )①勇
9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指出:“凡是有利于党和人民的事,我们就要事不避难、义不逃责,大胆地干、坚决地干。” “事不避难”,语出《国语·鲁语》:“文仲曰:‘贤者急病而让夷,居官者当事不避难,在位者恤民之患,是以国家无违。今我不如齐,非急病也。在上不...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强调:“凡是有利于党和人民的事,我们就要事不避难、义不逃责,大胆地干、坚决地干。”干事担事,是党员干部的职责所在、价值所在,也是青年干部成长成才的关键。广西百色驻村第一书记黄文秀,靠读书走出大山,又义无反顾扎根大山帮助乡亲们脱贫,兑现...
“事不避难、义不逃责” □潘志宏 “事不避难”,语出《国语·鲁语》:“文仲曰:‘贤者急病而让夷,居官者当事不避难,在位者恤民之患,是以国家无违。今我不如齐,非急病也。在上不恤下,居官而惰,非事君也。’”文仲即春秋时的鲁国大夫臧文仲,贤明正直,忠君爱国,历仕鲁庄公、闵公、僖公、文公四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