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乡村振兴促进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建立乡村振兴考核评价制度、工作年度报告制度和监督检查制度。 第十条 国务院农业农村主管部门负责全国乡村振兴促进工作的统筹协调、宏观指导和监督检查;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有...
明确区人民政府承担本行政区域内乡村振兴促进工作第一责任,乡镇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乡村振兴促进工作的落实。二是要求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行政监督,对本级相关部门和下级人民政府乡村振兴促进工作情况开展考核和监督检查。三是强化人大监督,...
核心提示:12月1日,《福建省乡村振兴促进条例》(以下简称“促进条例”)正式施行。此时距离它的上位法——《乡村振兴促进法》(以下简称“促进法”)施行,恰满半年。作为我国首部直接以“乡村振兴”命名的法律,《乡村振兴促进法》将乡村振兴战略的任务、目标、要求和原则等转化为法律规范,标志着乡村振兴战略迈向了...
《条例》在不与乡村振兴促进法相抵触的前提下,对乡村振兴促进法中“乡村”的定义进行细化,进一步明确了“乡村”范畴,将农林场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详见《条例》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自治区行政区域内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展促进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推进城乡统筹和融合发展等活动。
浙江省乡村振兴促进条例 (2021年7月30日 浙江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第三十次会议通过) 第二章 城乡融合 第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遵循因地制宜、适度超前、服务便捷的原则,推进农村公路、公交站点和村内道路的建设改造和养护管理,推进农村垃圾分类、污水处理、供水供电供气、信息通信、广播电视、消防、...
核心提示:12月1日,《福建省乡村振兴促进条例》(以下简称“促进条例”)正式施行。此时距离它的上位法——《乡村振兴促进法》(以下简称“促进法”)施行,恰满半年。 作为我国首部直接以“乡村振兴”命名的法律,《乡村振兴促进法》将乡村振兴战略的任务、目标、要求和原则等转化为法律规范,标志着乡村振兴战略迈向了有法...
第四十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优先保障用于乡村振兴的财政投入,优化对农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财政资金配置,结合民生实事项目加大财政支持,完善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机制,确保财政投入与乡村振兴的目标任务相适应。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设立专项资金或者发展基金,支持乡村振兴。
1 0902土地管理法2019 51 2022-06 2 0901土地管理法2019 76 2022-06 3 08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标准(试行) 59 2022-06 4 04三线划定 66 2022-06 5 07以“多规合一”为基础推进规划用地“多审合一多证合一”改革 72 2022-06 6 06关于加强村庄规划促进乡村振兴的通知 ...
党的十九大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国家层面出台的《乡村振兴促进法》于2021年6月1日起施行。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市委关于乡村振兴的战略决策部署,落实落细上位法的要求,推进上海乡村振兴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为本市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率先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保障,本市制定了《上海...
乡村振兴促进法中明确规定乡村振兴促进应当坚持因地制宜、规划先行的原则。条例专设一章,共四条,对乡村振兴规划作出了规定,一是明确乡村振兴规划编制主体。分别规定自治区、地州市乡村振兴规划及产业、人才等专项规划由谁组织编制。二是明确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