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章·橘颂》是战国时期楚国大诗人屈原的诗作。这是一首托物言志的咏物诗,表面上歌颂橘树,实际是诗人对自己理想和人格的表白,表达了诗人守志不移、严于律己的高尚情操,表现了深厚的爱国情感和强烈的民族意识。全诗可分两部分,前十六句为第一部分,缘情咏物,重在描述橘树俊逸动人的外美,以描写为主;后...
九章先秦: 屈原惜诵 惜诵以致愍兮,发愤以抒情。 所作忠而言之兮,指苍天以为正。 令五帝使折中兮,戒六神与向服。 俾山川以备御兮,命咎繇使听直。 竭忠诚而事君兮,反离群而赘肬。 忘儇媚以背众兮,待明君其知之。 言与行其可迹兮,情与貌其不变。 故相臣莫若君兮,所以证之不远。 吾谊先君而后身兮,...
整体赏析 《九章·涉江》全篇一般分为五段。从开头至“旦余济乎江湘”为第一段,述说自己高尚理想和现实的矛盾,阐明这次涉江远走的基本原因,“奇服”、“长铗”、“切云”之“冠”、“明月”、“宝璐”等都用以象征自己高尚的品德与才能,蒋骥说:“与世殊异之...
九章屈原〔先秦〕惜诵 惜诵以致愍兮,发愤以抒情。 所作忠而言之兮,指苍天以为正。 令五帝使折中兮,戒六神与向服。 俾山川以备御兮,命咎繇使听直。 竭忠诚而事君兮,反离群而赘肬。 忘儇媚以背众兮,待明君其知之。 言与行其可迹兮,情与貌其不变。 故相臣莫若君兮,所以证之不远。 吾谊先君而后身兮...
九章——屈原 (译文及介绍)惜诵 痛心啊,由于进谏而招来不幸,我要倾诉心中的激情和怨情。 如果我的话不是出于忠诚啊,我愿上指苍天让他来作证。 让五方神帝来公平裁决吧,我愿面对六宗神祇把事理说清。 请山川众神都来听证做陪审啊,命法官皋陶把是非曲直判明。 我竭尽忠诚来侍奉君王啊,反被小人看作是多余的...
《九章》是屈原的一组述志诗。内容主要是描写屈原两次遭放逐的经历和反映他苦闷悲愤的心情,包括《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橘颂》、《悲回风》篇作品。总题目是后人辑录时所加,如朱熹所说“屈原既放,思君念国,随事感触,辄形于声。后人辑之,得其九章,合...
屈原九章,千古传颂。为了方便记忆,我们可以采用顺口溜的方式,将九章的内容串联起来。以下是一个顺口溜:"离骚忧国忧民情,九歌天神地祇迎。涉江江水清又冷,哀郢郢城落日明。抽思情丝绕心结,思美人兮隔秋水。惜往日曾怀旧梦,怀沙沙石沉湘中。悲回风兮愁如海,哀郢城兮破家国。涉江水兮冰心在,思美人兮志不磨。抽思...
屈原(约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中国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今湖北宜昌)。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少年时受过良好的教育,博闻强识,志向远大。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提倡“美政”,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
作者:屈原状态:完本加入书架 九章最新章节:正文 九章·悲回风 屈原(约公元前339~约前278)。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政治家,“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本世纪中,曾被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而受到广泛纪念。屈原的作品,根据刘向、刘歆父子的校定和王逸的注本,有25篇,即《离骚》1篇,《天问》1篇,《九歌》1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