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辞》是我国最早的浪漫主义诗歌总集,它所蕴含的丰富的风俗文化内涵与楚地独特的祭祀文化密切相关,其中的《九歌》正是楚地巫风大背景下的产物。王逸在《楚辞章句》写到:“《九歌》者,屈原之所作也。昔楚国南郢之邑,沅、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祀。其祠,必作歌乐鼓舞以...
尽管与中原文化有着诸多交集,但楚国依然保留了许多从商文明时期传承下来的习俗,其中对廆神的崇拜尤为显著。👹(商王朝有“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的说法,也十分重视廆神)《九歌》源自楚国的民间祭祀神祇的乐歌。关于《九歌》这个名字,相传在夏朝就已经存在,但其原始内容现在已经无从知晓。如今流传下来的《九歌》版本是...
《诗经·颂》中的祭祀主要是为了祈求祖先的庇佑和国家的昌盛,表达了封建君主对祖先尊敬的态度。而《楚辞·九歌》中的祭祀不仅表达了对祖先和神灵的敬意,还与人类的生死、世界的运行等密切相关,具有更为广泛的意义。 总之,《诗经·颂》和《楚辞·九歌》中祭祀文化的比较显示了古代中国文学中丰富的祭祀传统和奇特的...
《论语·先进》中记载,子路向孔子询问鬼神之事,孔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这种态度说明了儒家的治世态度,这种态度也典型地代表了北方中原一带的宗教观。楚地祭祀形式则因其浓厚的巫风而保留了更多原始遗风。《隋书·地理志》云:“大抵荆州率敬鬼,尤重祠祀之事,昔屈原为制《九歌》,盖由此...
第34 卷第 9 期 V o1. 34 No . 9 绥化学院学报 J our n al of Suihua University 2014 年 9 月 Sept . 20 14 《 九歌》 中的祭祀文化研究 史小伟 (西藏民族学院文学院 陕西咸阳 7 12082) 摘要: 屈原《 九歌》 作为祭歌 , 其祭祀文化不仅融合 了中原的礼乐文化 , 也兼有南方巫风文化的影 子...
一、从《九歌》诞生的背景探寻楚巫文化的烙印在王逸叙的记录中[1],屈原作九歌是在被放逐出城的途中听闻民众祭歌,“出见俗人祭祀之礼,歌舞之乐,其词鄙陋”,故作九歌来“上陈事神之敬,下以见己之冤结”。因此,九歌自诞生始就具有祭歌的功能,是献给楚神灵的诗篇,自然具有浓厚的巫文化色彩。《九歌》联系着楚...
摘要 《诗经·颂》是北方黄河流域的文化代表,《楚辞·九歌》是南方长江流域的文化代表,区域上的差别导致二者虽涉及同一祭祀题材,但仍有许多不同之处.本文将从祭祀对象,意象,内容三方面赏析《颂》与《九歌》中关于祭祀记载的...
论祭祀诗反映的南北文化——以《诗经·周颂》《楚辞·九歌》为例
的两大源头,是南北文学的代表,两书收集了许多祭祀诗歌。文章拟从(诗经·周硕)与(楚辞· 九歌》祭祀诗祭祀对象的不同,来看南北文化的差异。 关键词:《诗经·周硕》;(楚辞·九歌);祭祀诗;祭祀对象;南北文化差异 中图分类号:1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一1750(2005) 05-0023-02 一、引 言 《诗经》与...
摘要: 作为祭祀诗的渊薮,《诗经·周颂》和《楚辞·九歌》历唱千年而不衰,对后世效庙歌辞和民间乐歌影响极大,但两者审美趣味和艺术风格却大异其趣、迥乎不同。前者庄重肃穆,板正从容,表现了对祖先的虔诚崇拜,后者热烈狂放,浪漫欢快,透露出以性娱神的巫娼气息,表现出两极反差现象。这一方面取决于祭祀对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