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类乙管是指将某种传染病的管理类别调整为乙类传染病,并按照乙类传染病的防控措施进行管理。 在正常情况下,乙类乙管的传染病需要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监测、报告、隔离治疗等防控工作。相关部门会密切关注疫情动态,医疗机构会做好诊断、治疗和病例管理。对于确诊患者,会安排合适的治疗方案,以保障患者健康。 当出现异常情...
2. 乙类传染病,也称为严格管理传染病,包括新冠、非典、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肝炎、麻疹、百日咳、肺结核、狂犬病、脊髓灰质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疟疾、艾滋病等。 3. 丙类传染病,也称为监测管理传染病,包括流感、流行性腮腺炎、手足口病等。 “乙类乙...
调整为“乙类乙管” 不是放任不管 梁万年指出,调整为乙类乙管是一种依法、科学、有序的动态调整,不是完全放开不管,调整目的是更精准更科学地防控疫情,更有效地利用相关资源平衡疫情防控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将新冠病毒感染从“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始终秉承的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不能...
2023年1月8日起,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依据传染病防治法,对新冠病毒感染者不再实行隔离措施,不再判定密切接触者;不再划定高低风险区;对新冠病毒感染者实施分级分类收治并适时调整医疗保障政策;检测策略调整为“愿检尽检”;调整疫情信息发布频次和内容。依据国境卫生检疫法,不再对入境人员和...
12月2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公告,将于2023年1月8日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从“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这是自2020年1月20日我国开始实施严格的传染病甲类防控措施后,疫情防控政策的又一次重大调整。 执行“乙类甲管”已近3年的调控政策, 此次为何调整为“乙类乙管”? 政策调整的主要依据...
一图读懂乙类乙管 2023年1月8日起,新冠病毒感染将由“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乙类乙管”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具体怎么管?
答:从“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是基于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播力和致病力的特性,感染后引起重症、死亡等情况,以及国际上疫情形势变化作出的决定,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疫情防控的新形势和新冠病毒变异株的新特点,高效地利用防控资源,更好地统筹疫情防...
在疫情防控方面,“乙类甲管”与“乙类乙管”的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报告时限方面。对于“乙类甲管”传染病,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疫情报告人应在发现后2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对“乙类乙管”传染病,应于24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二是隔离措施方面。“乙类甲管”传染病对疑似病人以及病人、病原携带...
“乙类乙管”权威详解!必知的30个知识点 图解“乙类乙管”“乙类乙管”30个必备知识点 福地下花园(中共张家口市下花园区委宣传部)运营 | 下花园区融媒体中心 原标题:《“乙类乙管”权威详解!必知的30个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