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外交”是指1971年中国与美国两国乒乓球队互访的一系列事件。1971年4月10日,美国乒乓球代表团和一小批美国新闻记者抵达北京,成为自1949年以来第一批获准进入中国境内的美国人。此举对中美关系的突破产生了重大影响,被誉为“小球推动大球”。后来,美国乒乓球队邀请中国乒乓球队访问美国。中美两国乒乓球队互访轰动...
“乒乓外交”指1971年期间中华人民共和国与美国两国乒乓球队互访的一系列事件。中美两国乒乓球队的友好往来,不仅推动了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的进程,也加速了新中国走向世界的步伐。 乒乓外交的背景 1960年代末,美国经过十多年的越战,耗费了至少二千五百亿美元军费,与苏联比较起来,美国的国际地位相对下降,客观上美国需要...
“乒乓外交”在上海的一页 1971年4月,参加在日本名古屋举行的第三十一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的美国乒乓球队,应中国乒乓球代表团的邀请访问了中国,打开了隔绝22年的中美交往的大门,这就是震惊世界的“小球转动了大球”的“乒乓外交”。作为这次访问的一个组成部分,美国乒乓球队在访问了北京后,于4月15日到达上海。...
1971年4月10日,应中国乒乓球代表团的邀请,美国乒乓球代表团踏上中国土地,开始为期一周多的访问,成为新中国成立后首批正式到访的美国客人。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亲自决策推动的这次访问被誉为中美“乒乓外交”, 以小小银球为媒,打开中美人民友谊的大门,开启中美关系“破冰”进程。当年3月,第三十一届世界乒乓球...
在回顾50多年前的历史时刻时,平克维奇对人民网表示,他感到非常荣幸能够作为澳大利亚的代表参与并见证了中澳乒乓外交的开创性时刻。2023年12月6日,澳大利亚乒乓球运动员保罗·平克维奇在悉尼接受人民网记者专访。(摄影 黄铮铮)跨越半个世纪的中国行 在2023年的上海之旅中,平克维奇重逢了昔日的竞技对手,如国际乒联...
“乒乓外交”是1971年中美两国通过民间体育交流推动外交关系改善的事件,以美国乒乓球代表团受邀访华为契机,打破冷战时期两国僵局,为后续尼克松访华及中美建交奠定基础。 1. **背景**: - 1949年后中美长期敌对,处于冷战隔绝状态。 - 1970年代,双方均有缓和的战略需求。 2. **事件经过**: - 1971年4月,日...
1971年4月,毛泽东亲自批准了邀请美国乒乓球代表团于1971年4月10至17日访华,以此表示中国对同美国交往的诚意,也因此打开了隔绝22年之久的中美交往的大门。这就是具有历史意义的“小球转动了大球”的“乒乓外交”。乒乓外交推动了世界形势的发展。 1971年7月8...
我亲身经历的“乒乓外交”就是当年轰动世界的一件重大历史事件。作为这件事的直接参与者,我看了一些有关此事的文章,总感到有不尽完善和与历史有出入之处。为此,我今天尽自己所能,将当年的历史事件如实写出,供人评说。 一、战前受命 1970年,当时的国家体委...
1971年,“乒乓外交”背后的六个人 50年前的1971年4月10日,美国乒乓球代表团和一小批美国新闻记者抵达北京,成为自1949年以来第一批获准进入中国境内的美国人。中美两国乒乓球队的友好往来,推动了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的进程,被誉为“小球推动大球”。1971年4月13日,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举行欢迎仪式,欢迎前来中国...
1971年4月10日,美国乒乓球队访华,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批获准进入中国境内的美国体育代表团。1972年4月11日,中国乒乓球队回访美国。中美两国乒乓球队互访标志中美关系取得了重大突破。“乒乓外交”不仅是中美之间的互动,还包括中日之间的互动。时任日本乒协主席的后藤钾二先生及日本友好人士,极力促成中国乒乓球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