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乐黛云的博士论文答辩现场(前排左起为王瑶、吕德申、吴组缃、乐黛云后排左起为樊骏、商金林、钱中文、孙玉石、温儒敏)1976年,和老师王瑶先生 季羡林先生称乐黛云“为人坦诚率真,近乎天真”,带着北大赋予她的“自由的精魂和文化之关切”,乐黛云“但开风气也为师”。登上讲台,她是广受爱戴的教师,在北大不断...
乐黛云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经历过革命激情燃烧的岁月,也经历过知识分子颠沛流离的黑暗时光。在《九十年沧桑:我的文学之路》中,乐黛云回忆了自己的童年生活和求学经历,以及从北京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后遭遇一系列的坎坷曲折——当过猪倌、伙夫、赶驴人、打砖手,最后又回到教学岗位。五十岁的她,在一般人以为“...
北大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所长严绍璗这样评价乐黛云对中国比较文学发展的作用和影响:“我可以这样说,中国比较文学30年间发展成今天这样的规模和这样的气势,乐黛云教授具有擎旗之功……我也可以肯定地说,30年间没有了乐黛云教授参与的中国比较文学,一定就不是今...
乐黛云1931年1月生于贵州贵阳,195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曾任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及国际比较文学学会副主席。因为她,北京大学有了中国第一个比较文学研究机构;中国有了自己的比较文学学会;全国各高校有了一个又一个比较文学硕士、博士和博士后培养点;中国学者开始走向世界...
2015年5月22日,贵州日报《27°黔地标》文化周刊曾刊发贵州文化学者卢惠龙深情写下的《乐黛云:未名湖畔舞清影》。今在天眼新闻上刊发,以悼念、缅怀乐黛云先生。在世界比较文学的坐标上,乐黛云有显著的位置。她立于国际比较文学讲坛,为精美的文学而歌,为人类智慧结晶而歌;她嗓音悠悠扬扬,渗透壮阔轻松的风格,给...
著名学者、中国比较文学学科的开拓者、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导师乐黛云教授于7月27日逝世,享年九十三岁。“生命应该燃烧起火焰而不只是冒烟”,这是乐黛云19岁时发表的第一篇书评的标题,晚年,她回顾自己的人生,仍然重复着这句年轻时激越的话语。她曾在激情燃烧的年月中随众高歌,也曾在暗夜棘从中跋涉求存。她立足...
著名学者,中国比较文学学科开拓者、奠基人,北京大学乐黛云教授于2024年7月27日逝世,享年93岁。乐黛云。资料图片 乐黛云生于1931年,1948年考入北大,1952年留校任教,曾担任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她被称为“北大的国宝”学生时代。资料图 1931年,乐黛云出生在贵阳的书香门第...
乐黛云,1931年出生于贵阳,1948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1984年建立中国首个比较文学研究所,1984年到1998年间,任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所长。她于1987年出版的《比较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奠定了中国比较文学的基础。 来源:學人Scholar 出生于贵阳的书香门第 ...
乐黛云:我们这一代的理想和浪漫 乐黛云的家在北京大学的燕南园,家门总是虚掩的,以方便来客的出入。乐教授退休15年了,但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博士生还常到她家里上课,她有时也坐着轮椅去参加一些公开的讲座。她刚完成的新书《跨文化方法论初探》放在古琴边上,每天她会花一些时间弹古琴。她亲切热情,很乐意和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