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于泓,原名陆于泓,字仲陶,笔名乐若,出生于1908年的南京。他的家族背景显赫,祖父曾担任过清朝江宁府的“学训导”,负责文庙的祭祀和教育事务。南京夫子庙朝天宫的官宅便是他们家族的住所。辛亥革命后,清政府被推翻,祖父退隐,他们一家返回了太仓原籍。1925年,乐于泓表现出色,被常熟诚一中学推荐,...
乐于泓出生于书香门第,1925年大革命期间,他在苏州东吴大学求学期间结识了丁香,一个由外国牧师收养的弃女。1929年,他投身上海地下工作,丁香随后加入共产党。同年,乐于泓也加入共青团并转为党员,担任上海交通主任,公开身份是无线电总台职员。1932年4月,他们在上海喜结连理。然而,丁香不幸在1931年底被...
乐于泓写给丁香的诗 乐于泓写给丁香的诗 《思丁君》丁香袅袅立风前,香韵悠悠入我笺。泓水情思流不尽,乐于心底意绵绵。一、衍生注释:“丁香袅袅立风前”描绘出丁香花在风中摇曳的姿态,“袅袅”形容轻盈柔美。“香韵悠悠入我笺”中“香韵”指丁香花的香气和韵味,“入我笺”表示这种香气韵味仿佛能够进入我的...
1950年,乐于泓与时钟曼结婚,共同建立了新的家庭。在他们的生活中,始终缅怀丁香,她成为了家庭成员心中永恒的精神支柱。乐于泓和时钟曼的家中一直摆放着一盆象征着五彩南京雨花石的盆栽,以此纪念丁香烈士。在乐于泓和时钟曼的家中,无论他们身处何地,丁香烈士的形象已经超越了前妻的身份,成为了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在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内,我们能见到一张被评定为二级文物的特殊“合影”。它拍摄于1932年,照片中的主角为烈士丁香和她的丈夫乐于泓。 这张照片中,齐肩短发的丁香端坐在前,在她身后的钢琴上,摆放着她的挚爱——“阿乐”乐于泓的相片。 走在苏州大学校园内,仿佛能看见丁香与乐于泓在这里读书、生活的画面。
婚后的生活虽然困苦,但他们的生活充满了爱与音乐。二胡和钢琴成了他们地下工作的秘密联络工具,琴声《圣母颂》的旋律传递着彼此的安全信号。然而,丁香不幸被捕,被国民党秘密枪决,当时她已有三个月身孕。乐于泓悲痛之余,以二胡“随想曲”悼念,誓言继续斗争,以完成丁香的遗愿。他的深情思念感动了时钟曼,...
没有被打成叛徒。乐于泓妻子丁香在两人新婚后不久,因叛徒出卖被捕,但是乐于泓没有被打成叛徒。乐于泓,祖籍江苏省太仓县,原名陆于泓,字仲陶,笔名乐若,解放战争时期他担任过豫苏皖边区党委宣传部长,十八军宣传部长。1952年,乐于泓担任西藏工委办公室主任、宣传部部长和新华社西藏分社社长等职。
此次捐赠的12本大小不一的日记本,记录了乐于泓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的革命之路到新中国成立后建设祖国的工作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父亲生前提醒过我很多次:别忘了,你的名字叫‘丁香’。”在乐丁香的印象里,自己的父亲是严肃的,“他一直教育我们姐弟几个要牢记前人的牺牲,为国家做贡献。”在此之前,乐丁香夫妇曾...
白丁香的绚烂花期,只与革命信仰有关。她与丈夫乐于泓结识于学生运动,情谊加深于革命斗争,情感升华于革命情怀。1932年,年仅22岁的白丁香带着腹中不到3个月的孩子,于雨花台英勇就义。落英纷飞,香远益清。 凛然正气拳拳心。在东吴大学读书期间,丁香和乐于泓组织后援会,为“五卅”惨案的烈士募捐;多次领导罢课,支持工人...
肖楚女-肖楚女乐于泓,祖籍江苏省太仓县, 原名陆 乐于泓。乐于泓。祖籍江苏省太仓县。原名陆于泓。 字仲陶。笔名乐若。解放战争时期他担任过豫苏皖边区党委宣 传部长。十八军宣传部长。1952年。乐于泓担任西藏工委办公室主 任。宣传部部长和新华社西藏分社社长等职。经他记录整理的周恩来。 叶剑英的讲话。成为中共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