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药汤是中医经典方剂,源自《济阴纲目》,以行气止痛、疏肝解郁为主要功效,常用于气滞血瘀或肝郁气滞引起的疼痛、胀满等症状。需注意,其药性偏温,需辨证使用,且含处方成分,具体用药应遵医嘱。 组成与来源 药物组成:乌药(君药)、香附、当归、木香、甘草。 方剂来源:出自明代《济阴纲目》,属理气剂范畴,以调理气机...
本方中乌药理气行滞,为君药;香附疏肝理气,木香行脾胃滞气,为臣药;当归养血活血调经,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全方达行气调经止痛之效。《兰室秘藏》指出:“乌药汤,治妇人血海疼痛。当归、甘草、木香各五钱,乌药一两,香附子(炒)二两。上㕮...
乌药汤的药方 出处 《济阴纲目》卷一。 组成 乌药7.5克香附6克当归3克木香、甘草(炙)各1.5克 解释 乌药,理气行滞;香附,理气调经;木香,行气止痛;当归,活血行滞调经;甘草,调和诸药。 乌药汤的功效 功用 行气止痛。 主治 血海疼痛。 用法 水煎服。
乌药汤具有调理月经、缓解痛经、改善情绪、促进消化等作用,可用于治疗肝郁气滞所致的月经不调、痛经等病症。以下是乌药汤的具体作用: 1. 调理月经:乌药汤中的药物成分可以调节女性的内分泌系统,改善月经不调的症状,如月经周期紊乱、经量异常等。 2. 缓解痛经:肝郁气滞容易导致气血不畅,从而引起痛经。乌药汤具有疏肝...
乌药汤一般由乌药、香附、当归、甘草等中药组成,具有散寒止痛、温肺化饮、下气止痛等功效。若患者需要使用乌药汤进行治疗,应在专业医生辨证下进行。具体内容如下: 乌药汤通常由当归、甘草、木香、乌药、香附这五味中药组成,其主要成分为乌药,该药物味辛,性温,归肺、脾、肾经,具有行气温经、散寒止痛等功效,常用于...
胃病常⽤⽅——百合乌药汤百合、乌药、⽢草(百合乌药⽢草汤)此即百合乌药汤加⼀味⽢草,百合乌药汤出⾃陈修园《时⽅歌括》,原⽅主治“⼼⼝痛,服诸药不效者,亦属⽓痛”。原⽅百合⼀两,乌药三钱,重在通⽓和⾎。⽑德西加⼀味⽢草,意在缓急和中,⽤量多在10到15克。
乌药汤出自《济阴纲目》,主治肝郁气滞证,其药物组成为乌药、香附、木香、当归、甘草等。方中乌药、香附、木香均以疏肝理气为主,当归养血调和,全方核心功效为疏肝行气止痛,故对应治法为“疏肝理气”。选项B(养血柔肝)侧重补血如一贯煎;C(疏肝清热)需配伍清热药如丹栀逍遥散;D(补肾疏肝)需兼顾补肾如定经汤;E(疏肝...
乌药汤方剂歌诀的配方由十二味药材组成,主要成分有:乌头、黄芩、当归、杏仁、大枣、桑椹、葛根、仙茅、眼肉、枳实、砂仁、红枣。每一味药材都有其特殊的功效,据说服用乌药汤方剂歌诀可以温经止痛,止血消肿,止咳平喘,滋补抗衰等功效。据说,乌药汤方剂歌诀是北宋名医孔仓所撰写,由于他认为头痛是一种经络失调症,...
加味乌药汤(《济阴纲目》)【组成】乌药15g 香附12g 木香10g 缩砂仁10g 元胡10g 甘草3g【用法】水煎服。【主治】肝郁气滞,经行不畅,经前或月经初行时少腹胀痛,胀甚于痛,或连胸胁、乳房胀痛,精神抑郁,胸闷泛恶,嗳气时作,腰酸作胀,舌质淡,苔薄白,脉弦涩。【证析】...
加味乌药汤 【配方组成】 乌药缩砂木香延胡索各一两(各10g) 香附炒,去毛二两(10g)甘草一两半(5g) 【使用方法】 细锉,每服七钱(20g),水一盏半,生姜三片,煎至七分,不拘时温服。 【方剂来源】 《济阴纲目》 【方剂歌诀】 加味乌药汤砂仁,香附木香乌草伦,配入玄胡共六味,经前胀痛效堪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