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 答:(3)义和疏是经学的特有名词,它不是解经的而是解传的。魏晋南北朝时,由于语言文 字的发展变化, 人们对汉时的传也不易看懂, 于是有人对传进行注释解说, 这就是义疏之学。 (1)南北朝时的义疏之学分河洛和江左两派。 ( 1)唐代刊定《五经正义》用的是江左的经 典。
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不仅是所持经书版本不同,而且还对经书内容的解释不同,治学方法也不同。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孔子角色的认定不同 今文经派认为孔子是政治家,古文经派认为孔子是史学家;跟今文经派奉崇孔子不同,古文经派奉崇周公;今文经派认为“六经”为孔子所作,古文经派认为“六经”为古代史料。 2....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训诂义疏之学达到了新的高度。张揖和郭璞是这一时期的两位杰出训诂学家。张揖,三国魏明帝太和年间博士,编纂了汇集古书词语和古训的《广雅》,扩充《尔雅》之不足,被誉为《广雅》。他编写的《古今字诂》和《难字》虽已失传,但其贡献不可忽视。郭璞,东晋时的弘农太守著作郎,他的...
(3)义和疏是经学的特有名词,它不是解经的而是解传的。魏晋南北朝时,由于语言文 字的发展变化, 人们对汉时的传也不易看懂, 于是有人对传进行注释解说, 这就是义疏之学。(1)南北朝时的义疏之学分河洛和江左两派。 ( 1)唐代刊定《五经正义》用的是江左的经 典。
无用之学 by:进南_yi 4171 唐代诗歌 by:温婉娴雅 2135 唐代成语 by:怡安良子 1351 唐代传奇 by:七乘以七 514 唐代教坊考 by:听听阁 7551 大儒成德之学 by:素心归一 1.8万 1721法华义疏(12卷) by:山野伍樵夫 下载手机APP 7天免费畅听10万本会员专辑 ...
从江南义疏到《周易正义》 ——隋唐《周易》义疏学中的儒佛之争 谷继明 内容提要:儒学在唐代并非沉默无为。面对佛教的挑战,以孔颖达为代表的儒家学者通过修撰《周易正义》来整肃儒家的佛教浸染。通过对比“江南义疏”与《周易正义》的不同,我们可以看出孔颖达裁剪的着重点及其用意所在,进而看到传统经学的义疏之学中思想...
所属专辑:中国古典文献学 猜你喜欢 1219 魏晋南北朝隋唐史学 by:启辰说过要听话 346.4万 从两晋南北朝到唐朝灭亡| 简读隋唐史丨历史版隋唐演义 by:苏鹏有态度 3.9万 南北朝演义 by:老阎说书 2183 三国至隋唐 | 三国魏晋南北朝隋唐全史 中国通史
8.明代用八股文 取士,其格律是从“四六”演化的。它的来源,往远处说,可以说是南北朝 义疏 之学,往近处说,便是宋元两代的 经义,明代在经义上有两种大变化:一是 排偶,一是代古人语气。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八股文四六义疏经义排偶代古人语气 ...
从江南义疏到《周易正义》—— —隋唐《周易》义疏学中的儒佛之争谷继明* 提要:儒学在唐代并非沉默无为。 面对佛教的挑战,以孔颖达为代表的儒家学者通过修撰《周易正义》来整肃儒家的佛教浸染。 通过对比“江南义疏”与《周易正义》的不同,我们可以看出孔颖达裁剪的着重点及其用意所在,进而看到传统经学的义疏之学中...
从学术价值上讲,《论语义疏》为现存世最早六朝儒经义疏文本,且内容详实丰富,广征博引,论述客观简练,保留了大量其时《论语》古注,所以它成为研究六朝经学诠释学发展要旨最为理想的史料。 与“讲疏体”义疏形式内容多样,常因讲经之需因时而变不同,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