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为主,则必尧舜之君在上,而后可久安长治;民为主,则法制多分更,心志难专一。究其极,不无流弊。惟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亦得以下逮。”从材料可以看出作者主
汉朝则倡导儒法兼综,吏治由重刑主义变为宽严相济,将贪污腐化罪行细分为“主守盗”“受赇和受赇枉法”罪,规定犯贪腐之罪者不能享有免刑与减刑。宋代强调以重刑惩治贪官墨吏并辅以省官益俸政策,颁布《诸路监司互察法》《庆元条法事类》等条例,设立“提刑按察使司”职位,开创了地方巡视制度先河,此外,还...
2魏文侯问李克魏文侯问于李克曰:“吴之所以亡者何也?”对曰:“数战数胜。”文侯曰:“数战数胜,国之福也。兵以此亡何也?”李克曰:“数战则民疲,数胜则主骄。以骄主治疲民,此其所以亡也。是故好战穷兵,未有不亡者也。”刘向《说苑·政理》【注释】其:副词。表推测、估计,译为“大概”“也许”。
1. “寡欲故静,有主则虚。”这句话强调了清心寡欲的重要性,只有减少欲望,内心才能保持平静。有主则虚则是指心中有主见,不受外界干扰,保持虚怀若谷的态度。2. “不为外物所动之谓静,不为外物所实之谓虚。”这句话告诉我们要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坚定,不被外界事物所动摇,也不被实际的外物所填满。3. “...
今贞信之士不盈于十,而境内之官以百数,必任贞信之士,则人不足官。人不足官,则治者寡而乱者众矣。故明主之道,一法而不求智,固术而不慕信,故法不败,而群官无奸诈矣。 今人主之于言也,说其辩而不求其当焉;其用于行也,美其声而不责其功。是以天下之众,其谈言者务为辨而不周于用,故举先王言...
由原文“是故其法令明而赏罚之所立者当,则主尊显而奸不生;其法令逆而赏罚之所立者不当,则群臣立私而壅塞之,朋党而劫杀之”可知,法令可以使君主地位尊显,防止奸邪之臣行私结党,蒙蔽君主。 由原文“所以牧领海内而奉宗庙也。私意者,所以生乱长奸而害公正也,所以壅蔽失正而危亡也。故法度行则国治,私意...
帝曰:岁主脏害何谓?岐伯曰:以所不胜命之,则其要也。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上淫于下,所胜平之⑨,外淫于内,所胜治之。 帝曰:善。平气何如?岐伯曰: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正者正治,反者反治。 帝曰:夫子言察阴阳所在而...
李克曰:“数战则民疲,数胜则主骄。以骄主治疲民,此其所以亡也。”是故③好战穷兵,未有不亡者也。选自《新序·杂事第二》注释①李克:即李悝,战国初期魏国著名的政治家、法学家。②数(shuo):多次。③是故:所以。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①吴之所以亡者()②国之福也)③数战则民疲④好战穷兵2.下列给出的...
小臣之行,非刑则戮。桓公不能领臣主之理而礼刑戮之人,是桓公以轻上侮君之俗教于齐国也,非所以为治也。故曰:桓公不知仁义。(节选自《韩非子•难一》)材料二: 有道之士,固骄人主;人主之不肖者,亦骄有道之士。贤主则不然。士虽骄之,而己愈礼之,士安得不归之?士所归,天下从之。...
常是湿毒下泄,治宜运脾祛湿 经治十余例“阳”后腹泻病人,严重的一上午七八次狂泻,多为太阴脾湿,湿土不化,脾气也亏,水谷不消,整体消化能力下降,出现气虚,动则小喘。肺主水、大肠主津,肺气清肃下降,大肠气机便会随之下降。 药用车前子30克,研末煎汤送服黄连素,有的病人两日就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