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需要很含蓄地去发钱,是因为这个钱发的好了,它确实是会有效刺激经济,就像我前面提到的,它会因为增加了需求,进而让工厂加班加点请人去生产,从而解决就业率等不好的问题(我前文提到的那个理解是对的,所以下次碰到这种问题不要直接用通货膨胀来回答了)。但是万一发钱发不好,那就完全是另外一个结果,...
再说,发钱你总不能厚此薄彼吧?你不能给他发1000块,给我只发200吧?相反,搞基建就不一样了,你不缺钱,不想劳动,你就拿不到这1000块。相反,你缺钱,你就会去工地打工,你拿到的可能不止1000块。这才是让钱“发”到更需要钱的人手中!与其给大家发钱,还不如通过搞一些建设将钱“发”到大家手中,...
简单来说,这是一道多选题,涉及到了“直接刺激”和“间接拉动”。我们不应该盲目低估非直接刺激政策的力度,因为有些时候,一项表面上“没用”的基建工程,却会对经济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某些特殊的经济条件下,这将会是一个更好的选择。毕竟,保持货币流通,保持股市健康运行,远胜于支出。在更大的范围内,衰...
发钱的本质就是向市场注入流动性。因为现时的情况是经济停顿了两个月后,各国不少市场主体,包括企业和个人,都陷入了财库困境,大家手里没有钱,既不怎么买得起东西,也不怎么发得起工资,这实际就是通缩的一种最直白的表现了,所以,通缩最直接的表现之一,就是大家既没有钱,也挣不到钱。 在这种情况下,...
为什么不直接发钱?因为效果太慢。 举例,给一人发五千,14忆人,全部就是7万忆。你家今天晚上多了1.5万,你会立即花出去吗?大概率不会。你可能留着,给银杭付纺袋。银杭发给你票票,你下个月又还给银杭,岂不是多此一举? 我知道鸡脑壳会说,发消费卷。这也没用。你会拿消费券买什么?大概率是柴米油盐,水...
但,发钱,肯定是利好穷人的。同样是发一万,换农民的收入可能是一年,换金领可能是一天。但是,发钱要么动用财政力量,即不放水,但是这么做,财政也没钱,一旦这么做了,财政在市场的调节能力就会变差,就会导致我们特有的“双轨”逻辑被破坏。要么就是放水,但这样就稀释了货币,导致通胀,导致国际资本的撤离,...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直接发钱给全民。五年印了100万亿,如果按照人均分配,每个人可以拿到7.1万人民币。有人可能会说,这样会导致通货膨胀,比如胡锡进就说过:“全民发钱等于没发钱”。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因为它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发钱的方式。如果是按照比例发钱,比如老王有1个亿,老张有1万,都发10...
中国政府为什么不直接..有关第一点财政压力,中国政府的赤字率并不高,完全可以举债来发钱,而且中国央行可以在二级市场买国债(可以小幅度量化宽松),所以我认为财政压力并不存在。有关第二点发钱的效果与分配,现在电商高度发达,人们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