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2月13日电 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网站消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今天通报四川升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丹参注射液发生不良事件,要求对发生问题产品要坚决、彻底召回,杜绝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2013年8月以来,四川升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部分批次丹参注射液先后在多个省份发生不良事件,多名患者用药后出现寒战...
针对国家总局通报中提到的“召回措施不得力,召回产品不彻底,以致没有及时控制风险”的问题,崔兆全提出五点要求: 一是企业要迅速、公开召回“丹参注射液发生不良事件”涉及的所有产品。 二是企业要全面停止邛崃基地发生不良事件的丹参注射液10ml生产线生产。 三是企业要按照新版GMP规范要求,深入查找发生不良事件的原因。
1 资料与方法在江苏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数据库中,以国家中心接收时间为“2004 年 1 月 1 日~ 2014 年 12 月 31 日”,第一怀疑用药为“丹参注射液”为检索条件,筛选出 978 例丹参注射液不良反应 / 事件报告,导入 Excel,建立丹参注射液不良反应 / 事件数据库,结合患者性别、年龄、药品生产企业、合并...
丹参注射液不良反应/事件的回顾性研究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注射液不良反应/事件发生发展情况.方法对1989~2007年国内医药期刊中报道的235例复方丹参注射液的不良反应/事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复方丹参注射液的不良反应/事件累及神经、心血管、呼吸、消化、泌尿等多个系统;以全身性损害多见,其次是皮肤及附件损害,两者
目的 了解丹参注射液的使用情况及丹参注射液不良反应/事件的类型及其发生率,探讨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病历回顾性研究方法,对322份使用丹参注射液的完整住院病历进行调查,用SPSS11.5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丹参注射液主要不良反应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占46.67□;其次为神经系统损害,占20.00□;消化系统,肌肉骨骼...
目的 探讨复方丹参注射液不良反应/事件发生发展情况.方法 对1989~2007年国内医药期刊中报道的235例复方丹参注射液的不良反应/事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复方丹参注射液的不良反应/事件累及神经,心血管,呼吸,消化,泌尿等多个系统;以全身性损害最多见,其次是皮肤及附件损害,两者均属过敏反应,合计177例,占75.32%.177例中...
方法 采用病历回顾性研究方法,对322份使用丹参注射液的完整住院病历进行调查,用SPSS11.5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丹参注射液主要不良反应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占46.67□;其次为神经系统损害,占20.00□;消化系统、肌肉骨骼系统损害分别占13.33□;泌尿系统损害占6.67□.结论 丹参注射液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较高,临床医师在...
目的 分析丹参注射液发生不良反应/事件的相关因素,为丹参注射液规范生产和合理使用提供借鉴.方法 对江苏省2004~2014年上报的1 348例丹参注射液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进行统计,分析年龄、性别、报告地区、药品生产企业、并用药物及合理使用等因素.结果 丹参注射液2012年的不良反应/事件报告数增幅较大;中老年人群报告......
药物成分中丹参、红花所具有的对抗氧自由基等机制,或许是丹红发挥抗炎作用的重要因素之一。丹红注射液具有减轻炎症反应,提高纤溶活性,抑制血栓形成功效。通过丹红的多向性效应稳定斑块、抑制血栓形成可能是本组老年NSTE-ACS者具有优越临床疗效的治疗机制。由于本研究样本数量较少,观察时间短,今后需扩大样本量来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