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比对鼎耳、足、腹、盖四处,再结合尺寸以及侯马出土的陶范,可以确认临淄商王村一号墓和河北中山国成公墓的六件凤鸟纹鼎属于同一时期同一批制作而成,器身和器盖属于分铸,并且临淄商王村的器盖可能是齐地生产并后配。 虽然诸多证据表明商王村一号墓凤鸟纹鼎并非当地铸...
封土未经过夯打,且土质杂乱,含有汉代瓦片,可能是汉代临淄人因崇拜晏婴而堆土修建的一座纪念性墓冢。但史书记载,晏婴死后葬于家宅附近,此墓为晏婴故宅,故晏婴的真墓当在此墓不远。 在齐文化博物院有一件国家一级文物大铜盂。这是一件西周时期的大铜盂,1965年,出土于...
说起文化,敢和河南、陕西这样华夏源头的省份叫板的估计也只有,孔孟之乡,齐鲁大地的山东了。即使上古时期我们说夏商周三代,刚开始也是夷夏东西。这些年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在齐都临淄做了大量工作,去年有齐故城的稷下学宫参评,今年就来一个南马坊大墓。陪葬坑出土铜匜 春秋战国时期几个大诸侯国的大墓,比如晋...
临淄淄江花园战国墓出土青铜器 46 件,陶礼器 75 件,陶明器 13 件,泥塑器 24 件。临淄淄江花园战国墓应为战国早期墓葬。出土的遗物、陶礼器是齐地文化的元素,有的青铜器具有楚和燕的风格。表明战国时期的齐地与其他地域文化有着密切的交流关系。淄江花园战国墓 临淄淄江花园战国墓位于今临淄城区淄江花园生...
珉王(公元前301~前284),名地,宣王之子。在位时遭燕、秦、三晋的合攻,珉王出亡莒。公元前284年,楚使淖齿将兵救齐,谋与燕分齐地,遂杀珉王。襄王(公元前283~前265),名法章,珉王子。二王冢:在临淄城东南的鼎足山上。传为齐桓公、景公之墓,据今人考证,此桓公非指姜齐小白,乃田齐第三代国君...
网络开小差了,请稍后再试 《探索·发现》 20240119 临淄西汉齐王墓(下) 选集 更多 《探索·发现》 20241005 大地餐桌2024(6) 《探索·发现》 20241004 大地餐桌2024(5) 《探索·发现》 20241003 大地餐桌2024(4) 《探索·发现》 20241002 大地餐桌2024(3) ...
管仲墓 🏺 管仲是齐桓公称霸的股肱之臣,任齐国相时,对外推行“尊王攘夷”的政策,对内“官山海”“通货积财”发展经济,着重开发渔业和盐业,使齐国成为东方大国,辅佐桓公称霸。他的墓葬也是临淄墓群中的重要部分。 姜太公衣冠冢 🎭 姜尚是西周的开国功臣,封齐地。他到齐后修国政,因其俗,简其礼,通商工之...
田齐王陵,分布于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的临淄齐故城南7.5公里处的鼎足山和牛山之东。临淄,周朝为齐国都城,汉为齐王首府,长达千余年,期间齐国的王侯、大臣、贵族死后大都葬于此地,形成庞大墓群。陵区最著名的有二王冢和四王冢。 二王冢,位于临淄区齐陵街道郑家沟村西南的鼎足山间。山因紫金山(北)、牛首山(东)、...
临淄齐王墓之所以不发掘,是因为这是一座帝陵,根据我国规定,在考古过程中,不允许主动挖掘帝陵。虽然该墓在早年曾被传说为“驸马坟”,甚至在明嘉靖《青州府志》中有记载,但这并不能证明该墓就是帝陵。尽管如此,该墓葬仍然被发掘出一部分陪葬器物坑,考古工作者在发掘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青铜器的踪影,...
网络开小差了,请稍后再试 《探索·发现》 20240118 临淄西汉齐王墓(上) 选集 更多 《探索·发现》 20250428 世纪考古大发现(17) 《探索·发现》 20250427 世纪考古大发现(16) 《探索·发现》 20250426 世纪考古大发现(15) 《探索·发现》 20250425 尹湾汉墓(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