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坊是浙江人,进士出身,祖辈历代为官,所以家境还是比较殷实的,有田千余亩,算是不折不扣的“富二代”了。有富二代的命,就会得富二代的病,家里有一处建筑叫“万卷楼”,顾名思义,藏书万卷,这是丰坊与吃喝玩乐公子不同的...
丰坊玩世不恭,不拘法理,性情孤僻。 《自书诗》卷,明,丰坊书,纸本,手卷,纵33.4厘米,横772.5厘米,草书,124行。 丰坊《自书诗》卷释文 卷后有清范永祺题记。钤“丰氏人翁”、“南隅越客”、“晋云郡开国侯裔”、“丹山赤水”等印。...
尽管丰坊在书法史上名声不显赫,但他以兼善诸体的才华而著称,特别是在行书和小楷方面。他的书法甚至让比他年长三十岁的文征明自叹不如,文征明赞扬他的字“一点一画无不自古人中来”,并认为自己虽然在通省大都,但丰坊位处“穷海僻壤”,无法与之相比。其他知名的书法家如邢侗也赞美了丰坊的才华。随着时间的...
则笔在画中而左右无病矣”,丰坊用笔将笔力凝聚在四指上,使毛笔运笔时做到稳健自如,俯仰进退毫无衰败之象,用笔的收缩转折拿捏恰当,让笔尖弹性十足,尽显灵动爽利之势,连当时的大书法家文征明都崇拜不已,并说:“丰先生写字,一点一画无不自古人中来”。
到了清代,书法界兴起了一股“丰坊热”。康熙年间的书画鉴赏家卞永誉在《式古堂书话汇考》中描述:“(丰坊)妙在第四指得力,俯仰进退,收往垂缩,刚巧曲直,纵横运转,无不如意,则笔在画中而左右无病矣”。这意味着丰坊的字画之力源于握笔,第四指得力,使得运笔自如,收放自如,刚柔并济,纵横如意。他还...
丰坊,明朝书法家、篆刻家,藏书家,(1492年-1563年?),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又名道生(后更名),字存礼,又字人翁,号南禺外史。丰坊玩世不恭,不拘法理,性情孤僻。嘉靖二年(1523年),进士及第,被委任为南京吏部考功主事。仕至礼部主事。“改南考功主事,因吏议免官”。丰坊晚年穷困潦倒,寄居于寺庙,病逝于僧...
以下就先说说丰坊的事迹以及精辟独到的书法理论。丰坊是浙江人,进士出身,祖辈历代为官,所以家境还是比较殷实的,有田千余亩,算是不折不扣的“富二代”了。有富二代的命,就会得富二代的病,家里有一处建筑叫“万卷楼”,顾名思义,藏书万卷,这是丰坊与吃喝玩乐公子不同的地方,喜欢读书临帖,因其确实...
丰坊在此卷自识中写道:“嘉靖丙申之春余得痿疾,遇异人纯古师起之,师言谢州廖玉溪亦志斯道,为赋长篇以寄。泉比部索书大草,因录以请益焉。日日天朗风和,笔纸精洁,恨病余臂弱,未足酬来命耳。”这段话点出了这件作品的来历,是由于丰坊在嘉靖十五年春天曾得了一场重病,一位高明的医生治好了他的...
导语:丰坊,一位典型的学者型复古书家,但书名为吴门书派所掩。晚年因癫狂而行为放诞,又喜编撰“伪作”而为世所不容。观丰坊的一生,很容易使人联想到稍晚于他的徐渭。二人同代、人生阅历相似之处挺多,尤其是晚年的丰坊与徐渭,都遭受精神病的团扰,对他们的艺术人生都产生过不同程度的影响,但两人留给后人...
明代丰坊草书《李白庐山谣诗卷》,纸本真迹,目前是上海博物馆藏品。丰坊,明代书法大家,生于书香世家,自幼苦练书法,尤爱二王笔法,勤勉不懈,终成一代宗师。其书法风格独特,腕力沉稳,笔触流畅,展现出纤秀洒脱之美。结体严谨,气韵飘逸,备受赞誉。王世懋曾言,丰坊书法因个人声誉被忽视,实则艺术价值极高。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