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景太阳中风和太阳伤寒、太阳温病的区别】太阳中风以解肌祛风调和营卫为主方药用桂枝汤为主方桂枝汤除了解表之外更侧重于调和营卫的作用故而桂枝汤除了仲景群方之冠也被称之为和剂之祖 —— 太阳中风病是因为风寒袭表,营卫失调所造成的。由于患者本身素体虚弱,以至于感受风寒后卫外不固,营阴外泄,导致自汗症状...
从上引可见:《伤寒论》第1条所包括的不仅是伤于寒邪一病,也不仅是包括中风、温病、风温等病,自其大框而言之,风湿在表、中喝、中热等病亦均包括,总起来是包括了外感六淫之邪的表证,只因病因不同而见症不尽相同,症状亦有偏重偏轻之别...
太阳伤寒中风温病的鉴别诊断 2022-09-29 19:05:5204:554603 所属专辑:邱学民说伤寒论六经辨证 下载手机APP 7天免费畅听10万本会员专辑 当前评论用户 东山羊 006
中风、伤寒、温病,均屑表证,所以均有“发热,头痛,脉浮”,但其鉴别点是: 中风:脉浮缓... 3.太阳病兼证治法 (1)太阳中风兼气逆作喘,用... 什么是太阳病? 。中风、伤寒、温病,均屑表证,所以均有“发热,头痛,脉浮”,但其鉴别点是:中风:脉浮缓... 3.太阳病兼证治法(1)太阳中风兼气逆作喘,用桂.....
风寒风热辨证及太阳中风、伤寒、温病条辨。本人理解,首先,伤寒首重症状,根据症状分中风与中寒,中风即以阳证为主要表现,中寒即以阴证为主要表现。概念和现在的有很大差别。读伤寒先要弄清原文的概念。其次,伤寒论的六经是部位的六经,即将疾病的临床表现划分到人体的六个部位,而不是后世经络的六经,这一点也要清楚。
二、有很多独到的见解。例如,怎么解释太阳温病(指《伤寒论》中的温病,非后世之温病)、阳明病中风中寒两证,非只有热证、少阳病病位为里,本无半表半里之说法、太阴病有脾阳虚之证,亦有脾阴虚之证、少阴病有寒化热化之区别、厥阴病之虚实寒热并见种种,不一而足。
第2条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第3条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第6条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若被火者...
第2条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第3条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第6条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若被火者...
1.太阳温病条文丢失,这也是最直接的说法。 2.太阳温病因为疾病转归较为迅速故而需要等到入阳明传变后进行治疗。 3.太阳温病是抄录和编次时候的笔误,本身应该称之为阳明温病。 综上所述,太阳中风、伤寒、温病的区别你了解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