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仅仅依靠中野11纵是远不够歼灭黄维兵团的,华野代司令员粟裕还令参谋长陈士榘率华东野战军第3纵队、第7纵队、第13纵队以及特种兵纵队前来助战。中野11纵凭借实力迎来了自己的高光时刻。刘邓命令11纵司令员王秉璋,政委张霖之统一指挥中野9纵、4纵13旅、豫皖苏独立旅作为一个作战团队进攻双堆集。这时候,王秉...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刘伯承把十一纵放在了最合适的战场位置。时势造英雄,十一纵始终在鲁西南打转转,这是华野、中野两大野战军的结合部,也是国军徐州陆总以及后来的“剿总”和郑州指挥所的结合部,各股兵力交错于此,环境异常复杂,宜于发挥十一纵灵活机动的特长,更宜于以少量兵力进行极限拉扯。合适的地点放上合适...
但声势却能够比肩正规的半个野战军;虽说它归属于刘邓大军的中野之中,实际上自打成立便一直在外飘荡,孤身一军穿行敌后千里,却依旧立下了赫赫功勋;虽说十一纵如此强悍,可很遗憾,仅在建国之后就被早早裁撤,没了番号,兵将拆散转移到了其他部队。
刘伯承先将之安排在双堆集附近,在外围阻击来增援黄维的李延年兵团,一看11纵的战斗力和装备,便知这个从华野学成归来的纵队,早已不是曾经以为的弱旅,而是碾压中野其他纵队的精锐之师,于是直接下令11纵掉过头来打主攻。 当然,仅仅依靠中野11纵是远不够歼灭黄维兵团的,华野代司令员粟裕还令参谋长陈士榘率华东野战军第3...
粟裕一直是我最敬佩的几名军事家之一,在研究他于解放战争中指挥的经典战役时,我顺便注意上了与之密切相关的中野11纵。 中野11纵的起点很低,源于一支地方武装。1947年6月开始,刘邓大军(即晋冀鲁豫野战军)千里挺进大别山,为了佯装主力而掩护刘邓大军,这支地方武装于8月1日组建成了晋冀鲁豫野战军(中原野战军的前身,...
中野十一纵后来在相当长的一段日子里,一直归华野指挥,还参加了后来的豫东战役。之所以形成这样奇特的隶属关系,这还要从中野十一纵执行的任务说起。在挺进大别山之前,刘邓首长率领的晋冀鲁豫根据地是我军面积最广、人口众多的根据地之一,所以兵力上也在各大根据地之上,应该说在当时能比肩的就只有晋察冀根据地。...
这解放军的番号啊,跟身份证似的,按说一个萝卜一个坑,不会重样的。可偏偏华野就出了个奇葩事,居然同时指挥着俩11纵!这是要逼死强迫症的节奏啊!莫非华野的司令员眼神儿不太好,数数的时候数岔劈了?其实不然,这个“王张11纵”啊,就好比是中野家的孩子,寄养在华野,所以才闹出了这“双胞胎”的乌龙。
其中一个,是由原华中野战军第7纵改编而来的华野11纵,该纵司令员为管文蔚,政委则为姬鹏飞。而另一个,则是由王秉章任司令员、张霖之任政委的“王张11纵”。按理说,同一支部队是不应该出现重复番号的,但为何华野会同时指挥两个11纵呢?原来,这个“王张11纵”,本是中野的部队。但问题就来了,这支中野的...
1949年2月,中野11纵的2个旅,及冀鲁豫军区独立1旅、独立3旅、独立大队,在河南省项城市整编为17军,隶属于二野5兵团。原来的31旅改编为49师;原来的32旅改编为50师;原冀鲁豫军区独立1旅、独立3旅、独立大队改编为51师。1949年3月,17军又增补了一个补训师,此时的兵力达到了2.4万人。1949年12月,17军49...
8月11日,陈毅与粟裕率华东野战军机关北渡黄河,进入惠民县境。 加入华野战斗序列后,中野11纵队在内部被称呼为“王张11纵”(以司令员政委姓氏命名),受粟裕指挥。 王张11纵开始并不适应华野的恶战模式,毕竟是地方武装组建的偏师弱旅,要通过战火锤炼、交学费后才能提升战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