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常见翻译中考必背一、实词 1. 虽:虽然、尽管 例:虽体解吾心,然终不能从吾所好也。(虽心解体) 2. 然:然而、但是 例:然郑国,天下之弱国也,而可以应天下之急,宜其用矣。(然郑国,弱也) 3. 其:他的、它的 例:吾闻其声,不闻其人。(闻其声) 4. 故:所以、因此 例: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
中考文言文常考字翻译1. 而:表示转折、并列、递进等关系。 例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 翻译:学习并且时常温习,不是很愉快吗? 2. 故:表示原因、结果。 例句: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荀子·劝学》) 翻译:所以不积累一小步,就无法达到千里之外。 3. 之:代词,表示所指的事物;助词,用于主谓...
对小事不忍,没忍性,就会影响大局,坏了大事。 21. 小人之过也必文。——《论语》 译:小人对自己的过错必定加以掩饰。 22.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 译: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就是真的过错了。 23. 三思而后行。——...
中考常考点文言文原及翻译(16篇)整此料意:常易文文其译纳不繁分复习节宝时。一《翁记;《岳楼》三《石记;《桃花记;、出表六《承寺游;、陋铭;、爱说;、送阳生》十《峡;十、论十》十、鱼所也十、生忧,于乐;四《刿战;五《说;六《忌齐纳》一《翁记12 ...
中考语文文言文常考句子翻译归纳 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温习旧的知识,进而懂得新的知识, 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光读书学习不知道思考,就迷 惑不解;光思考却不去读书学习,就会疑惑而无所得。 3.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 ...
翻译:读书读到万卷,下笔时就会如同神助。 解析:此句为成语“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出处,翻译时要注意“破万卷”的夸张手法,以及“下笔如有神”的比喻意义。 通过以上这些常考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考生可以更好地掌握文言文的语法结构、词汇用法和表达方式,从而提高翻译能力。在备考过程中,考生还需多做练习...
中考文言文常考翻译字1. 而 (1)连词,表并列关系,译为“和”、“并且”。 例句: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岳阳楼记》) 翻译:我也后悔自己跟从他们而未能尽情享受游玩的乐趣。 (2)连词,表递进关系,译为“而且”、“并且”。 例句: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劝学》) ...
5 普高录取线以上都可就读的学校,所有初三的家长注意⚠️了。多了解本市教育政策。关注➕收藏起来吧。#家长必读 #中考志愿填报 #中考倒计时 #初三考不上高中怎么办 16 中考之路,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愿你笔耕不辍,金榜题名;愿你砥砺前行,前程似锦。加油,我的朋友! 1 ...
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 常考120条 一、《论语》十则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 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学习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复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 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快...
③ “乘”,趁着,引申:冒着。 ④ 欺凌,欺压。 ⑤ 追逐 ⑥ 计量,计算。 ⑦乘,sheng,量词。一车四马;乘车驾四马。 8、从 ① “从”是跟随在后面意思,它和行动关系密切。 ②所“从”的如果是人,跟随、跟从。 ③ 如果所“从”的是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