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领导人民推动中国发展进步的过程中,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坚持把勇于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同勇于推进制度创新作为相辅相成、有机统一的历史进程,不断把各方面的成功创造和实践经验转化为制度成果,这也为各领域的体制机制发展与完善提供了源头活水...
站在历史和时代的制高点,以开阔的世界历史视野深入比较中国和世界各国的社会制度与发展道路,我们完全可以充满自豪和自信地作出这一理论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获得了深厚的历史渊源与鲜明的中国特质。习近平总书记以高度的理论思维概括...
四中全会《决定》用“13个坚持和完善”系统描绘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图谱”,明确部署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点任务。这些重大部署,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制度层面的具体展开,是发挥我国制度优势、提高国家治理水平的主攻方向和着力点。“13个坚持和完...
制度和治理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一方面,制度对于国家治理起着根本性、全局性、长期性作用。只有有了好的制度,才有可能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另一方面,没有有效的治理能力,再好的制度也难以发挥作用。只有不断提高国家治理能力,才能充分发挥制度的效能,进而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坚持和...
纪检监察机关作为党的政治机关,必须把四中全会精神往深里学、往实里做,做自觉尊崇制度、严格执行制度、坚决维护制度的表率。制度的权威源自于人的内心尊崇和真诚信仰,必须坚定制度自信,形成制度执行最持久而强大的动力。要充分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深厚历史底蕴、丰富实践成果和巨大生命力,任何...
《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诞生记 2019年10月3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表决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第二、坚持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督全覆盖。推进公权力运行法治化,消除权力监督的真空地带,压减权力行使的任性空间,保证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国家机关依法履职、秉公用权,让所有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第三、坚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权力是一把双刃剑。强化权力制约监督...
四中全会《决定》提出,要“完善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各项制度”。这一要求,对于推动党对一切工作领导的有效落实,具有重要意义。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党中央是党的大脑和中枢,在国家治理体系的大棋局中,党中央是坐镇中军帐的“帅”。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贯彻落实党的民主集中制的...
作出新的贡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深刻回答了“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这个重大政治问题,背后体现的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对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演进方向和规律的不懈探索,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必须始终坚持和完善,推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赵林 杨文佳)
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各领域基础性制度体系基本形成。人民民主更加健全,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明显提高。人权得到切实保障,产权得到有效保护。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中国特色现代军事体系更加完善。党的建设制度化水平显著提高。——2015年10月,《中共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