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1年进入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工作至今。2014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支持,2015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6年获光华工程科技奖青年奖。现任北京市过程污染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环境技术与工程研究部主任、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重大标志性成...
曹宏斌 性别: 男 职务: 过程污染控制环境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职称: 研究员 通讯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二街1号 邮政编码: 100190 电子邮件: hbcao@ipe.ac.cn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1年进入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工作至今。2014年获国家***基金项目支持,2015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6...
曹宏斌: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男,1971年10月生。1993年本科毕业于天津大学化学系应用化学专业,1993.8~1995.8在南通永通活性碳纤维有限公司从事活性碳纤维的生产与应用开发工作,2001.6年毕业于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化学工程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2001.7起进入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工作至今。近年来,重点从事环境化工领域的工业污染综...
动力电池再利用的过程一般是将废旧电池失效、拆解、检测、筛选,接着二... 分享回复1 u智吧 91poweron U智---构建资源化回收体系 废旧动力电池市场将被激活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曹宏斌表示,电动汽车使用三到五年就可能报废,车用动力电池退役后,如果不进行必要的回收和处理,不仅会造成资源浪费,也会对环境造成...
过程工程所曹宏斌研究员团队提出以水溶液粘度高、易于热分解的聚氧乙烯(PEO)作为粘结剂和PTFE颗粒混合成水性纺丝液,以非旋转线电极作为连续化制备的接收器。PEO包覆PTFE颗粒在高电压下被拉伸成PTFE/PEO混合纳米纤维,沉积在线电极上形成初始膜。在一定温度下烧结后,初始膜中的PEO分子被完全分解,PTFE颗粒之间熔融成纳米纤...
【中科院过程工程所曹宏斌研究员团队提出新型聚四氟乙烯中空纤维膜制备方法】(分享自 @ChemBeanGo)O网页链接近日,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所曹宏斌研究员团队提出以乳液静电纺丝的方法制备一种基于纳米纤维组装的新型聚四氟乙烯(PTFE)中空纤维膜。相对于传统机械拉伸法制备的PTFE中空纤维膜,该膜兼具纳米纤维膜(高孔隙率)和...
硕士的话,尽量推免进去,因为曹老师名额有限,想来的学生太多,统考基本没有机会。博士的话,要提前与...
中科院过程所 曹宏斌课题组中科院量子光学重点实验室 中科院量子光学重点实验室创建于1989年,创始人为王育竹院士,实验室的依托单位是上海光机所。实验室的工作目标是:揭示光与物质相互作用中的量子现象,发展及其在高科技中的应用。在国际竞争中争得自己得一席之地,建成具有一流设备的量子光学研究基地和培养优秀青年科技人...
曹宏斌,1971年10月出生于江苏如皋,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会士,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战略金属资源绿色循环利用国家工程中心副主任,中国科学院化学化工科学数据中心主任。曹宏斌于1993年从天津大学化学系毕业,之后进入南通永通活性碳纤维有限公司工作;1995年考取天津大学研究生,先后获得硕士、博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