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堂惟有烛花红。杯且从容。歌且从容。【赏析】回忆昔日中秋,在丹桂丛中,饮酒赏月,花在酒杯中,月在酒杯中。今年的中秋,因为下雨,只能在楼上过,酒是相同的,窗前又是云,又是雨,我想乘风上天去问,奈何天路不通,投书无门。画堂里没有月亮,只有红烛照妖,只好从容地举杯喝酒,从容地欣赏歌舞。全词在后...
赏析 这首诗借咏中秋的月亮,表明世上万物不可能完全一样,存在着千差万别。 “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意思是此时此地“圆魄”(明月)当空,又怎见得此时彼地(“千里外”)“不有雨兼风”呢?千里指很远的意思,风雨可借指人生的无常和艰辛。你怎么会知道外边千里之外的世界,没有...
这是暌别七年来兄弟首次相聚并共度中秋。此词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 赏析 这首小词,题为“中秋月”,自然是写“人月圆”的喜悦;调寄《阳关曲》,则又涉及别情。记述的是作者与其胞弟苏辙久别 重逢,共赏中秋月的赏心乐事,同时也抒发了聚后不久又得分手的哀伤与感慨。 首句言月到中秋分外明之意,但并不直接...
中秋月 无可〔唐朝〕 蟾宜天地静,三五对阶蓂。照耀超诸夜,光芒掩众星。 影寒池更澈,露冷树销青。枉值中秋半,长乖宿洞庭。 翻译和注释 天地 天地(tiāndì) 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
🍁鉴赏感悟:这首诗通过描绘中秋之夜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纷乱的心绪。诗中“孤光吞列宿,四面绝微云”一句,用生动的画面展示了月光的明亮和夜空的清寂,让人感受到秋夜的宁静与深远。而“遥遥望丹桂,心绪更纷纷”则透露出诗人对远方的思念和对心事的纷扰,使得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中秋月古诗赏析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前两联睹月兴感,用象征团圆的八月十五的月亮反衬自己飘泊异乡的羁旅愁思。“归心折大刀”说的是吴刚在月宫被罚砍桂花树,杜甫猜想,吴刚也不是情愿砍树,一心想回到人间来。归去之心,竟然折断...
【赏诗】 这首诗以其简洁而深情的笔触,描绘了中秋月夜的皎洁与美好,同时也寄托了对团圆和美好生活的向往。词中“月到中秋偏皎洁”开篇明义,直接点出中秋月的明亮与清澈,这种明亮不仅仅是视觉上的,更是情感上的触动。“偏皎洁”的叠用,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同时也加深了读者对中秋月明的感知。· ...
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洁。出自明代徐有贞的《中秋月・中秋月》 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洁。偏皎洁,知他多少,阴晴圆缺。 阴晴圆缺都休说,且喜人间好时节。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纠错 婉约 中秋节 月亮 注释 皎洁:形容月光明亮。评解 此词之声律,上片全同《忆秦娥》,下片只末句多一字。作者使下片首句...
《中秋月》诗词的智能赏析 《中秋月》是唐代诗人裴说创作的一首描写中秋月亮的诗歌。这首诗通过对月亮的形象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中秋节的思念之情和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诗的开头就直接点明了主题:“中秋月,明皎洁。”诗人通过形容月亮“明皎洁”,展现了中秋月亮明亮而清澈的特点。接着,诗人以“故乡思”作为诗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