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职业技能’教育是国际中文教育与职业教育协同发展的新型教育形态,既有利于国际中文教育的转型升级,又能极大推进职业教育的国际化进程。”金华职业技术大学校长梁克东说。梁克东建议,应积极探索数智时代的“中文+职业技能”教育改革,发挥移动互联、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优势,以《职业中文能力等级...
路径选择、机遇与挑战等问题,邀请来自有关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的负责人、中资企业代表和中外院校的专家学者等分享经验。与会嘉宾表示,近年来,“中文+职业教育”模式创新了人才培养模式,拓宽了中文教育的应用领域。
梳理近五年(2019—2023年)相关研究可知,实践层面,“中文+职业技能”教育受国家政策重视,主要面向“走出去”中资企业本土员工、海外中文学习者和职业教育来华留学生三类群体开展“语言+职业技能”双维教育,施教主体以孔子学院、职业院校和“走出去”企业为主;研...
当前,“中文+职业技能”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复合型师资团队的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要义。我们认为,汉语基础、职业技能、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从微观层面入手专业汉语教师应该具备的个体素养,而宏观层面的顶层设计则可着力提升以下几点:明确语言、技术学习的差异并寻找接口。《国际中文教师专业能力标准》(2020)以中文...
在中外双方的共同推动下,目前全球已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设了“中文+职业教育”特色项目,中国—赞比亚职业技术学院、中泰语言与职业教育学院等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相继落地生根,“鲁班工坊”“中文工坊”等职业教育“走出去”品牌不断提质增效,协同发展。要将职业教育作为中外教育交流合作相关机制和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种规模化、专业化、一体化的“中文+职业技能”教育模式和路径是创新之举和重要突破,将为未来中柬教育合作发挥重要示范作用。 韩春那洛大臣对在柬埔寨联合建设全球首家提供“中文+职业教育”的本科学历课程的孔子学院的柬华理事总会以及南京工...
教育的现实困境及发展策略 1 “中文+职业技能”教育现实困境 推广“中文+职业技能”项目是我国教育对外开放的应有之义,提升我国职业教育全球适应性的客观需要,也是中国职业教育“走出去”的新探索,对中国参与全球教育治理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作为语言国际教育与职业教...
芥末堆文 5月24日,教育部举行“教育这十年”“1+1”系列第三场新闻发布会,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成效。其中提到,我国已在4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中文+职业教育”特色项目。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陈子季介绍,十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深化产教融合、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融通、...
2024年12月20日,中国—东盟“中文+职业教育”联盟在广西南宁成立。发展方向 中国—东盟“中文+职业教育”联盟为海内外职业院校、企业搭建国际化交流平台,联合开展“中文+职业技能”教育项目,组织讲座论坛、经验交流、教学研讨等各类活动,助力广西建设面向东盟的职业教育开放合作创新高地。社会影响 该联盟的成立为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