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科学》2012年3月23日报道,实验人员在Gran Sasso,使用ICARUS接收器重新测量来自GERN的中微子的速度,发现中微子速度就是光速。1987年的超新星爆发事件,也说明了中微子的速度与光速相当或相等。如果中微子的速度是光速,就可以说明中微子并不是粒子,而是介质中的波,而且与光波具有相同的介质,因为只有波的速度才是恒定...
中微子假设中微子假设 中微子是一种很轻的、难以捉摸的亚原子粒子。1930年,沃尔夫冈·泡利提出存在中微子的假设,以此来解释某些放射性原子在衰变过程中的能量消失。这是一类几乎不与普通物质相互作用的基本粒子,因此探测难度极大。直到1956年,物理学家才通过实验证实了中微子的存在。 现在,中微子是粒子物理学标准模型不可...
4、中微子振荡现象的物理模型的假设 1998年,日本的超级神冈实验(SuperKamiokande)以确凿的证据发现中微子存在振荡现象,即一种中微子在飞行中可以变成另一种中微子。为什么?因为弹力捆绑理论认为:中微子可能是由一层或多层磁力线网弦碎片弹性复原后缩卷组成的团粒,然而,当这些团粒在飞行途中渐次性的弹性复原释放能量后,能级...
科技史点滴:1930年泡利提出中微子假设 科技史点滴:1930年泡利提出中微⼦假设科技史点滴:1930年泡利提出中微⼦假设 中微⼦是⼀类静质量为零的稳定中性粒⼦,它是在研究原⼦核的β衰变时⾸先从理论上提出的。1930年,泡利提出⼀种假设,认为在β衰变中还存在⼀个没有质量的中性粒⼦,即中微⼦...
1930年,泡利提出了中微子假设:当放射性物质发生衰变时,除了放出粒子外,还要放出一个中性粒子,其静止质量几乎为0,故称为中微子。()
所有将爱因斯坦等效原理作为假设的度规理论都假设一个后牛顿参数γ1=γ2=γ,其中1和2代表不同的实验粒子(例如光子和中微子).因此,爱因斯坦等效原理的检验可以通过... 罗志星 - 中国科学院大学 被引量: 0发表: 2016年 1988年核物理新闻 近50年来已认识到核双β衰变的研究可作为探测中微子基本特性的一种工具.重...
“…现在没有必要假设反中子或者反中微子的存在。后者其实是在正贝塔射线的放射理论中被提出来的。不过很显然,可以修改这一理论,使得正反贝塔射线的放射过程总是伴随着中微子的射出。”[傻眼]【转发】@曹俊IHEP:...
那在中微子密度大的地方,衰变率就会更高,半衰期就会更短,不是吗。
试题来源: 解析 其实呀,时间会变慢的哦,也就是说按正常情况是A比B先发生,但是,如果超光速的话,你可以在B的地方返回到A的地方,但是A的事件还没有发生,你也知道了结果的!其实呀在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那些粒子加速器重的基本粒子的经验,...反馈 收藏 ...
“我们遇到过这样一个假设。这就是所谓的人存原理,这个原理是说,自然规律必须考虑到有能力研究自然规律的生物的存在。这个原理现在还没有被普遍接受,尽管它为我们解决巨大的真空能量密度问题提供了迄今为止唯一的方法。(过大的真空能量密度将会妨碍星系的形成,或是在生物进化之前过早地结束大爆炸,这取决于它的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