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的作者是子思,子思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的思想来源于孔子的学生曾子,他又将这一思想传给了孟子,所以子思是“孔孟思想”的纽带,他是中间的传播者。子思是孔子的孙子,他可以说是在圣人堆里长大的,他的周围都是孔子的学生,他可以近距离接触到孔子的思想。但是,在孔子去世后,儒家的学说在传播中开始走样...
容貌为君子,心行而时节其中,谓喜怒不过节也,故云君子而时中。'小人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者,此覆说小人反中庸之事,言小人为中庸,形貌为小人,而心行无所忌惮,故云'小人而无忌惮也’。小人将此以为常,亦以为中庸,故云'小人之中庸也。
《中庸》是一篇论述儒家人性修养的散文,原是《礼记》第三十一篇,相传为子思所作,是儒家学说经典论著。经北宋程颢、程颐极力尊崇,南宋朱熹作《中庸集注》,最终和《大学》、《论语》、《孟子》并称为“四书”。宋、元以后,《中庸》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中庸...
子思与《中庸》 “中庸之道”来自于《中庸》,《中庸》在“四书”中序列第二。在中国古代,四书五经是形同教科书一样的存在,其中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分别由曾子、子思、孔子、孟子撰写或口述。从师承关系看,孟子自称子思的学生,子思是曾子的学生,曾子是孔子的学生,四位儒学...
右第一章。子思述所传之意以立言:首明道之本原出于天而不可易,其实体备于己而不可离,次言存养省察之要,终言圣神功化之极。盖欲学者于此反求诸身而自得之,以去夫外诱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善,杨氏所谓一篇之体要是也。其下十章,盖子思引夫子之言,以终此章之义。
《中庸》是孔子的孙子子思所作, 它的核心思想也在首章,即“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与《大学》思想实则一脉相承,又点出修身的本质是性情的“中和”。 《论语》的核心思想 是孔子所说的“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而“修”的重点,落到一个“学”字上。 《孟子》的核心思想...
《中庸》原来也是《礼记》中的一篇,一般认为它出于孔子的孙子子思(前483-前402)之手。 据《史记·孔于世家》记载,孔子的儿子名叫孔鲤,字伯鱼;伯鱼的儿子名叫孔伋,字子思。 孔子去世后,儒家分为八派,子思是其中一派。荀子把子思和孟子看成是一派。从师承关系来看, ...
《中庸》是子思早年的作品。《周易》是子思晚年的作品。不信?不妨细细读来。一、战国时期的《周易》虽然《左传》、《国语》、《史记》等古籍都说,《周易》是春秋以前甚至是西周早期的作品。然而并没有。用《周易》自己的卦爻辞本身就能够证明,这是一部战国时期的书。(大量证据请看本号系列文章)所以,不论是...
《中庸》是由子思所著,子思是孔子的孙子,是继承孔门正统学问心法的曾子的学生。曾子继承孔子“一以贯之”之道而著《大学》,子思师从曾子而著《中庸》,可以说子思是孔门学问心法的正统继承人。而之后的孟子,则又是从子思手中接过儒家道统。故而提起儒家,世人常称之为“孔孟之学”,也就是因这代代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