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十二五\”“教师教育专业规划教材/中学生认知与学习》是2014年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戴斌荣。本书对中学生认知发展与学习的关系、中学生学习发生的过程、学习迁移、学习策略、学习风格等做了详尽的介绍。内容简介 戴斌荣编著的《中学生认知与学习》对中学生认知发展与学习的关系、中学生学习发生的...
内容以认知与学习为中心,反映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以及在中学教学的应用。 二、课程性质与目的 《中学生认知与学习》是一门公共基础课课程。既反映中学生认知与学习的基本理论,又反映理论在中学教学中的应用。课程的目的是使师范生掌握中学生认知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掌握心理学中学习心理的基本...
《中学生认知与学习》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 课程学分:2 课程总学时:28 适用专业:历史等师范各专业 一、课程概述 1.课程性质与学分 本课程为专业必修课程,28学时,2学分。 2.课程地位与功能 本课程为新设课程,在本专业课程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它旨在提供教育学 ...
《中学生认知与学习》课程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 CognitionandLearningofMiddleSchoolStudent 课程代码 00181006 课程性质 公共基础课 授课对象 师范生 学分2.0 学时 54 主讲教师 范庭卫等 编写日期 2016年9月1日 课程简介 《中学生认知与学习》是师范生的公共基础课。内容以认知与学习为中心,反映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发...
可见,中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强,是与后天的教育与学习的作用分不开的。 2.中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结构日趋完整 研究表明,创造思维是由发散思维和辐合思维两种心理成分构成的。如前所述,发散思维是指思维沿着不同的方向前进,探索出多种解决问题的答案的思维形式。它的主要功能是求异与创新,辐合思维是指思维...
中学生认知与学习教学工作总结 一、引言 本学期,我担任了中学XX年级XX科目的教学工作。在教学过程中,我深入研究了中学生的认知特点与学习规律,并结合实际情况,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与策略。现将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二、教学工作回顾 了解学生认知特点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的认知能力迅速发展,思维逐渐由形...
中学生认知与学习(华南师范MOOC) 第三章 中学生认知发展——感知觉与记忆 3.1 感知觉的一般规律与应用 3.1.1 感觉的规律 (1) 感觉的适应(sensory adaptation) (2)感觉的对比 (3)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 3.1.2 知觉的规律 (1)知觉的选择性 (2)知觉的整体性 ...
中学生认知与学习课程教学目的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心理现象的本质、机制、规律和事实;二是培养学生的心理学素养,赋予学生从心理学角度理解人、理解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观念,初步形成多视角的心理学观点,三是自觉自主地运用心理学原理指导教育教学活动,提高适应教师职业和综合运用心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
中学生认知与学习(华南师范MOOC)第一讲笔记 第一章 心理与发展:本质与动因 1.1 何为“发展”? 心理发展: 是指个体在整个生命历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积极的心理变化。 发展心理学家研究两类的变化:量变和质变 发展的实质 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在低级的心理技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的心理技能转化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