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他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一届常会上,现场见证我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时意气风发的样子,如今回想起来,仍是生动清晰。有了上面两点做支撑,读者就会知道,作者关于非遗的议论和阐发,不是高头讲章,不是在书本知识上兜圈子,而是结合中国...
我国的非遗保护经过20年的发展历程,取得的成果举世瞩目。但对非遗保护理念的认识在学界仍然有着不同的观点和看法,目前比较突出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非遗是文物”和“原汁原味保护”。对于在学界出现的“非遗是文物”这一观点的主要依据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物质遗产在属性上都是属于文化遗产,都是先民们创造的。
非遗保护十六字方针是“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这与文物保护的方针“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有四个字不同,非遗突出“传承发展”,文物重在“加强管理”,这个区别是非常关键的,是遗产特性和保护理念上的重要差异。 之所以在两个法律里对遗产有不同的表述,是因为这两个遗产本身的规...
“这样的作者,应当是这部兼有知识百科和工作手册的书最为合适的撰写人。”王宁如此锁定《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十讲》与作者的彼此契合与彼此成就。 其实,马盛德和非遗的缘分可以追溯得更远。他在后记中将奇缘娓娓道来:我出生于一个伊斯兰文化氛围甚浓的撒拉族家庭。童年时代,我在家乡的骆驼泉边喝着泉水、听着撒拉...
书中总结中国非遗保护20年来的探索与实践经验,进一步厘清了非遗的基本特性、内涵和外延,深入探讨了非遗保护的核心理念以及非遗传承发展的基本规律,举例生动、丰富,全面展现了中国非遗保护的工作思路及相关思考。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20余年来从事中国非遗保护实践的理论研究成果。全书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概念、具体...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十讲豆瓣评分:0.0 简介:本书像一把钥匙引领读者打开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门。书中总结中国非遗保护20年来的探索与实践经验,进一步厘清了非遗的基本特性、内涵和外延,深入探讨了非遗保护的核心理念以及非遗传承发展的基本规律,举例生动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十讲》序 王 宁 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 本书是一部全面介绍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书,全书涉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的定称与定名、外延和内涵,分析了它的特征与价值,概括了中国非遗现有的分类,梳理了中国20多年申报的代表作的种类和实体,堪称一部中国非遗的知识百科全书...
书名:《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十讲》 作者: 马盛德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20年来,我国非遗保护硕果累累,非遗保护意识深入人心。日前由商务印书馆推出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十讲》,是一部了解中国非遗保护发展历程的重要著作。 该书是非遗专家马盛德的新作,作者从非遗的基本概念、具体实践、存在问题及相关对策等...
“本书是一部全面介绍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书,全书涉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的定称与定名、外延和内涵,分析了它的特征与价值,括了中国非遗现有的分类,梳理了中国20 多年申报的代表作的种类和实体,堪称一部中国非遗的知识百科全书。在这部书里,作者对非遗的申报与评定、保护方式的探索、保护的工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