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造学社是中国第一个专门致力于中国古代建筑研究与保护的民间学术团体,成立于1930年,由朱启钤等创办,旨在发掘和整理中国古代建筑遗产,推动中国建筑学的发展。 中国营造学社名词解释 中国营造学社的定义与背景 中国营造学社是中国第一个专门致力于中国古代建筑研究与保护的民间学...
中国营造学社旧址,位于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李庄镇上坝村月亮田,占地面积约148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349平方米。中国营造学社旧址是清代晚期四合院式民居建筑,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至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中国营造学社迁于此。梁思成、林徽因在此写作完成《中国建筑史》《国象中国建筑史》等一批建筑领域经典著作。中国...
第二,据朱启钤的长子朱海北的《中国营造学社简史》一文,营造学社成立于1930年3月,地点在宝珠子胡同7号,后迁往中山公园西朝房。文中这样说:“1930年3月,中国营造学社在北京宝珠子胡同七号正式成立……1932年7月,因社址不敷应用,商得中山公园董事会同意,迁至天安门内西朝房为社址。”第三,关于营造学社...
1929年,朱启钤成立中国营造学会,次年更名为“中国营造学社”——这是近代第一个研究中国古建筑的学术机构,以梁思成、林徽因、刘敦桢等人为代表的学社先贤开始了一场长达16年的抢救古建筑之旅。学社第一次田野调查的是独乐寺,该寺始建于隋代,辽统和二年重建,距今正好1040周年。今年也是中国营造学社成立95周年。
中国营造学社是在1930年2月在北平正式成立的,中国第一个研究与保护中国古建的民间学术团体,朱启钤任社长,梁思成、刘敦桢分别担任法式、文献组的主任,1946年停止活动,中国营造学社造学社不仅在学术上为留下大量珍贵的古建资料,也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建筑专业人才,为中国古代建筑史研究作出重大贡献。一、学社历史...
中国营造学社纪念馆是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内的大型综合性专题纪念馆。1925年,朱启钤与陶湘、孟锡钰倡议成立“营造学会”,旨在研究建筑文献和中国传统建筑式样。1930年2月,“营造学会”更名为“中国营造学社”,发行《中国营造学社汇刊》,朱启钤担任社长。1946年由社长朱启钤与当时的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签订协议,纳入...
《中国营造学社汇刊》是2006年知识产权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中国营造学社。该期刊全面研究中国古代建筑的重要著作,在建筑史学界具有重要地位,开创了中国文物建筑科学研究,奠定了中国建筑史学科的基础,弘扬了中华民族的建筑文化。简介 《中国营造学社汇刊》正版、盗版识别方法 经中国文物学会、清华大学建筑...
中国营造学社 (The society for research in Chinese architecture) 中国私人兴办的、研究中国传统营造学的学术团体。学社于1930年2月在北平正式创立,朱启钤任社长,梁思成、刘敦桢分别担任法式、文献组的主任。学社从事古代建筑实例的调查、研究和测绘,以及文献资料搜集、整理和研究,编辑出版《中国营造学社汇刊》,1946...
1930年初春,一个私人学术团体在北平宝珠子胡同7号一间民房中悄然成立。这个小团体是那么不起眼,门口没有挂牌,屋内只有三张桌子、几把椅子,每天上班的只有三人。因为太不起眼,它竟连个成立仪式都没有,以至于后世学人为它是1929年成立,还是1930年成立争论不休。它就是在中国学术界影响深远的中国营造学社。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