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礼先生在《中国绅士—关于其在19世纪中国社会中作用的研究》一书中,通过参阅大量的方志、士绅人物传记等资料,量化统计了这一时期的中国绅士人数以及阶层内部不同集团人数的比例,分析了19世纪中国绅士的特征、职能,展现了其在近代社会中的流动、转型和消亡的过程,并对... (展开) 15 0回应 心為身役 2019-03...
张仲礼(1920—2015),江苏无锡人,经济学博士,研究员,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原副所长,上海社会科学院原院长。第六至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1982年获美国卢斯基金会中国学者奖。 目录 ··· 导言一……1 导言二……1 前言……1 上编中国绅士——关于其在19世纪中国社会中作用的研究第一章19世纪中国绅士之构成...
张仲礼的《中国绅士的收入》出版于1962年,此时对中国GDP的计算已经有巫宝三、刘大钧二位前辈珠玉在前,张仲礼的计算也援引两位前辈的内容,也是最早研究晚清中国GDP的学者之一。但是受限于材料,张仲礼对1887年GDP估算的可信度大打折扣。 更大的问题是本文提到的,张仲礼在估算的时候,并没有很好地对晚清民国时期使用的三类...
《中国绅士研究》是2008年9月1日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张仲礼。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上、下编,其中上编1955年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出版社用英文以《中国绅士——关于其在19世纪中国社会中作用的研究》的书名出版,1961年、1967年重版;下编1962年西雅图华盛顿大学出版社用英文以《中国绅士的收入》的书名出版...
张仲礼先生在上世纪留美时期发表的《中国绅士》是研究中国绅士阶层和科举制度的重要作用。此书历经十年(1948-1958)完成,出版后,不仅在当时引起轰动,而且成为了国内外研究中国近代史的必读之作,时至今日,最…
张仲礼先生以19世纪前后期绅士数量及构成的变化统计来说明绅士型社会走向崩溃的内在原因;又通过对科举制度进行全面考察,指出科举制度漫长的读书应试生涯,以及过于重视辞藻和诗赋的八股文形式,耗费人才成长的时间,更影响了人才的素质,所育人才甚至根本无法面对来自外部的西方势力的挑战和冲击。于是,它就不得不寿终正寝。内...
张仲礼先生在上世纪留美期间发表的《中国绅士》一书,对中国绅士阶层以及科举制度的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这部作品历经十年(1948-1958)的撰写,问世后不仅在当时引起了轰动,而且成为了国内外研究中国近代史的必读之作。时至今日,最新的经济史著作仍在引用张先生的著作,足以证明其研究的重要性。这两篇...
《中国绅士研究》是2019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张仲礼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上、下编,其中上编1955年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出版社用英文以《中国绅士——关于其在19世纪中国社会中作用的研究》的书名出版,1961年、1967年重版;下编1962年西雅图华盛顿大学出版社用英文以《中国绅士的收入》的书名出版,...
【“中国绅士”走了:纪念张仲礼[蜡烛]】著名经济学家、上海社科院老院长张仲礼先生于2015年9月19日下午4:40分在华东医院逝世,享年95岁[蜡烛]。《社会科学报》特重发2013年5月文章:“张仲礼:‘中国绅士’研究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