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提出了“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确立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中国坚持立足国内保障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发展现实和实践案例启示我们,我国粮食安全的长期态势是“紧平衡”,粮食安全这根弦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我们要坚持直面问题和强化底线思维,着眼点和立足点是中国人的饭碗必须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而且要更多装自己生产的粮食;粮食安全涉及多领域、各方面,我们要强化辩证思维,把握好多与少、质与量、生产与流通、政府...
五是坚持改革创新,统筹推进粮食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制定《粮食安全保障法》。实行党政同责,强化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加强中央储备粮管理和中央事权粮食政策执行情况考核。加快实施科技和人才兴粮兴储,强化粮食质量安全保障,推进“数字粮储”建设,严格执法监管,守住管好“天下粮仓”。我刚才说得这几点...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局长刘焕鑫指出,中国粮食安全领域改革不断深化,管理政策更加成熟,制度体系更加完善,全社会更加重视粮食安全,国家粮食安全保障更加有力,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粮食安全保障法以法律的形式把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重要原则、重要制度、重要体制机制固定下来,对耕地保护和粮食生产、储备...
中国网2月22日讯 (记者 郭泽涵)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今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这些年,我国粮食年年丰收,去年达到了13390亿斤,创了历史新高,比上一年增了100多亿斤。全社会的库存目前非常充裕,所以产销也好,库存也好,中国的粮食安全是完全有保障的,我们有能力端牢自己的饭碗。
2019年10月1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了《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全景式展现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粮食安全事业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阐明我国将坚定维护世界粮食安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粮食安全理念。 一个国家的粮食安全问题,既受其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的影响,也受其资源禀赋的约束。40多年...
中国网8月27日讯 (记者 郭泽涵)农业农村部26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当前粮食市场运行和生产有关情况。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潘文博表示,目前我国粮食安全是有保障的。粮食总量平衡下,结构性的矛盾将长期存在,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底线是能守住的。潘文博介绍,我国粮食已经连续五年保持在13000亿斤...
坚持走中国粮食安全道路(新论)民为国基,谷为民命。解决好14亿人口的吃饭问题,是我们最基本的国情、最根本的民生。只有牢牢端稳中国饭碗、始终掌握粮食安全的主动权,才能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使人民群众真正有尊严有体面、有保障有安宁。党的十八大以来,...
也是粮食安全战略的重要一环 对于我国这样一个粮食消费大国来说,适度进口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粮食进口增加可以有效弥补国内市场供需缺口,确保粮食市场稳定供应,但是必须要平衡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表示,扩大农产品进口、以开放推动改革,是中国农业领域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稳定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必须保护和调动农民种粮和地方抓粮积极性,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提高政策精准性、实效性,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础。我国作为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粮食安全不仅关乎国计民生,更关系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