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球粮食不安全形势加剧我国粮食安全风险 气候变化、极端灾害叠加地缘政治冲突,加剧了粮食生产、物流等风险,给全球粮食供应链安全稳定带来严峻挑战。一是国际市场粮食可获得性下降。乌克兰危机以来,20多个国家实施粮食出口限制令,包括俄罗斯...
吴小莉:中国是最大的农业进口国,我们现在的对外依存度已经到了19%,这个依存度是在安全值的范围内吗?钱前:因为人多地少,所以我国的粮食安全形势一直非常严峻。国家政策是“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水稻、小麦是我们的基本口粮,水稻、小麦的口粮形势相对较好,但玉米和大豆现在进口得比较多。玉米缺口在2...
种子是粮食安全的关键 钱前提到,种子是实现粮食安全的关键。中国种业发展存在一些“卡脖子”问题,即在高新技术领域的种子研发和国际竞争力较弱。因此,中国要想实现粮食安全,必须加大对种子研发的投入,并提高种子的质量和适应性。应对措施 为了应对粮食安全形势的严峻挑战,中国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首先,加大种子研发...
粮食安全是事关人类生存的根本性问题。半个世纪前,杂交水稻在中国率先成功研发并大面积推广,助力中国用不足全球9%的耕地,解决世界近五分之一人口吃饭问题,成为世界第一大粮食生产国和第三大粮食出口国。自1979年起,杂交水稻远播五大洲近70国,为各国粮食增产和农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为解决发展中国家粮食短缺问题提供了...
汪文斌表示,中国政府始终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我们奉行的是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粮食安全观。 到2021年,中国粮食产量已经连续7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是世界第一大粮食生产国和第三大粮食出口国,中国完全有条件、有能力、有信心依靠自身力量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地端在自己手上,没有必要去国际市场囤积粮食。 汪...
摘要:中国是人口大国和粮食消费大国,中国粮食安全与否,事关世界上18%人口吃饭的大问题,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图伟业的大问题,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问题,事关世界上社会主义制度前途命运的大问题。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粮食安全治理必须...
近日,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粮食与食物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中国战略中心执行主任王宏广在他的新书《中国粮食安全:战略与对策》中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他认为,“吃饱没问题,吃好须进口”,将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的基本态势。 王宏广教授曾任科技部农村与社会发展司副司长,30多年来一直深耕粮食安...
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粮食安全一直是中国政府非常关注的问题。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保障粮食安全。首先,中国加强了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其次,中国也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加强了农业科技研发,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此外,中国政府还制定了一系列的农业扶持政策,鼓励农民增加粮食...
我国“吃饱”的问题解决了,但吃好、吃安全、吃科学的问题还没有解决。粮食安全问题已经由口粮安全问题转变为饲料粮安全问题,粮食安全的本质是肉类安全、食物安全。 我国粮食安全的基本判断是:“低水平、高难度、紧平衡、弱安全”,吃饱没问题,吃好需进口,平时没问题,战时有危险。
如果我们没有本事将自己生产的转基因粮食销售到美国、欧洲、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就说明这个技术是有安全问题的。那当前中国的转基因热必须降温,将更多的经费投入到安全健康的生态农业上去,发展符合中国国情的,完全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能够带动大学生与农民就业的生态农业。5、第五个问题也是最关键的问题,谁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