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研究生会(GUIET,CAS;简称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研究生会或工热所研会)是研究所全体研究生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自治性群众性团体。代表工程热物理所全体研究生的权益和意见,在国家宪法、法律和法规以及院、所的规章制度所允许的范围内,积极主动、独立自主地开展相应的工作...
中国科学院大学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是中国科学院系统内专注于工程热物理领域研究的重要机构,隶属于中国科学院大学。该所致力于工程热物理的基础理论、应用技术及系统集成的创新研究,为推动国家能源、动力、环境等领域的科技进步做出了显著贡献。作为中国科学院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高科技园区内,前身系国际著名科学家吴仲华教授1956年创立的中国科学院动力研究室。主要从事能源、动力、航空和环境等领域的研究,内容涉及工程热力学、内流气动热力学、燃烧学、传热传质学等学科。60多年...
全称: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发展阶段 排名:北京研究院/研究所人气排名第67名 荣誉:中国专利优秀奖根据算法标注 工资:50.1%的岗位拿8-20K。 招聘:高学历人才:硕士2个。 要求:学历:硕士最多,占37.5%。经验:不限最多,占62.5%。 地区:分布在3个地区,北京占84.4%,廊坊占9.4%,济南占3.1%,青岛占3.1%。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济南分所由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与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合作共建,属于济南市差额拨款事业法人单位,同时是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举办设立的二级机构——济南分所,以“两个机构、一套班子”的方式运行,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所长负责制。占地100亩,总建筑面积3.79万平方米。
工程热物理研究所(http://www.iet.cas.cn)为中国科学院直属战略高技术研究所,主要从事能源、动力及与之相关环境等领域的研究。其前身系三元流动理论创始人吴仲华先生1956年创建的中国科学院动力研究室,1980年正式建所。 研究所定位为:围绕工程热物理领域的重大科技问题,开展应用基础和高技术研究,着力突破IGCC/联产...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能源动力研究中心主要进行先进能源动力转换的基础研究、技术研发及试验示范。 研究方向 1.粉煤加压密相输运床气化:密相气固流动与反应体系的基础理论、实验与模型,加压密相输运床气化技术。 2.重型燃气轮机:多燃料超清洁低碳燃烧基础研究、燃烧室研制及系统应用,叶轮机械叶型气动设计和性能...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是一家事业单位的企业,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西路11号,目前处于开业状态,经营范围包括研究工程热物理学理论,促进科技发展。 内流气动热力学研究 工程热力学研究 燃烧学、传热传质学研究 热物理测量技术研究 能源与环境研究 相关学历教育、博士后培养、专业培训与学术交流 《热科学学报》和《...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传热传质研究中心以超强换热为主线,开展新型高效紧凑式换热装备、先进热管理技术与材料及测量新技术研发,超临界二氧化碳(SCO₂)透平发电系统研发和高强度传热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研究,以及微槽群复合相变热管理与节能技术研究与应用等。 研究方向 1.超强换热技术研发:适用于SCO₂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