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解析 查看更多优质解析 解答一 举报 中国的汉语拼音是从1954年10月到1957年10月先后由吴玉章领导的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和郭沫若领导的汉语拼音方案审订委@员@会根据拉丁字母制定、修改、审定,最后在1958年2月11日由全@国@人@大审核通过. 解析看不懂?免费查看同类题视频解析查看解答 更多答案(3) ...
答案 是一个外国人.我国古代汉字读音大多采用“两字相切”的读音方法,如“东”(都笼切).这个方法显然太繁琐,不易读准.公元1610年,法国有个传教士叫金尼格莱来到了中国,他是个中国通.他在1626年写了一本《西中儒耳目资》的书中,首次准确地用拉丁拼音字母记录了汉字的读音.他在中国期间结识了韩云、王征等人,并...
1984年10月,《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批准发表,《汉语拼音词汇》相继问世。周老先生一生在多个领域做出过突出贡献,中评网曾评价他:“自由之思想,独立之人格”。老先生即使在晚年后也从未停止创作,在100岁到110岁的时候,出版了《百岁新稿》、《逝年如水——周有光百年口述》等多部著作。直到2017年1月14日,这...
卢戆章是我国首位创造拼音文字的人。在1892年,他出版了《一目了然初阶》,并公布了他所创制的“中国切音新字”。这种新字系统使用拉丁字母及其变体来拼写厦门话,采取声韵双拼的方式,字母从左到右横写,声母位于左侧,韵母位于右侧,并添加了鼻音和声调符号。该系统后来还能用于拼写泉州音和潮州音。卢戆...
最早使用表音字母实现汉字注音的,是明朝万历年间天主教传教士利玛窦创作的《西字奇迹》,再进一步到清朝末年的切音字运动、国语罗马字运动和拉丁化新文字运动,汉字拼音化的进程在一步步向前推进。但是直至1958年,由周有光等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制定的《汉语拼音方案》正式在全国推广,至此,我们国家终于有了一套完整...
周有光,被誉为“汉语拼音之父”。1955年10月,周有光北京参加全国文字改革会议,会后被留在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工作,参加制订汉语拼音方案,任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研究员、第一研究室主任。他提出普及普通话的两项标准:全国汉族学校以普通话为校园语言,全国公共活动以普通话为交际媒介...
中国鸭梨之乡滨州阳信,因汉代名将韩信自燕伐齐屯兵古笃河之阳而得名。阳信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名人辈出,中国拼音运动史上正确解决方言与共同语关系问题的第一人劳乃宣就是阳信人。 劳氏家族是阳信的名门旺族 劳乃宣(1843年—1921年),字季宣,号玉初,又号韧叟,祖籍滨州市阳信县...
这个人就是中国超牛老头,发明了拼音并且活了112岁的老先生周有光。不断学习夯实能力的前半生 周有光老先生,是江苏人,父亲是旧社会的秀才,但是周有光出生后,中国正是向西方学习的时候,一切与以前并不相同。周有光小时候就进入学堂学习,虽然鼓励用白话,白话的宣传也还不错,但是老师们教授的还是古文,只有一个...
中国的汉语拼音发明者是周有光。周有光(1906年1月13日-)原名周耀平,起先“周有光”是他的笔名,“有光”后来成为他的号,1906年1月13日出生于江苏常州青果巷。早年研读经济学,1955年奉调到北京,进入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专职从事语言文字研究。周有光的语言文字研究,领域十分宽广,研究的中心是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