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根法案是美国性犯罪者信息公开法的俗称。1994年,在小女孩梅根被有性侵女童前科的男子杰西·提门德夸斯性侵致死后,美国社会开始呼吁公开性犯罪者的个人信息。 1996年,美国国会通过了梅根法案,要求所有州制定法律,性侵犯假释或刑满出狱后,必须向警方登记其住所,其信息向社区居民公布。这一制度不断成熟,形成了我们现在看...
期待尽快以完善的顶层设计,形成更加科学、规范的中国版“梅根法案”,让未成年人远离潜在危险。 公开性侵未成年人罪犯信息并实行从业禁止,主要在于防范悲剧再次发生。此项制度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诞生于美国,1994年,美国新泽西州7岁女孩梅根·康卡被邻居强奸并谋杀,而这个邻居之前因实施过两次针对儿童的性侵犯罪行为被判...
中国版“梅根法案”试水需要循序渐进 □ 吴学安 近日,浙江慈溪市检察院牵头法院、公安局、司法局,出台《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人员信息公开实施办法》(下文简称《办法》),对符合条件的实施严重性侵害未成年人行为的犯罪人员,在其刑满释放后或者假释、缓刑期间,通过各单位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渠道,公开其个人信息(...
发表了博文《中国版“梅根法案”来了,学校该如何防范儿童遭受性侵》雷思明“梅根法案”的前世今生7岁的梅根是一个聪明漂亮、人见人爱的小姑娘,她和家人http://t.cn/RT6WSc3
汤素兰:寻找中国版"梅根法案" 来自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 喜欢 0 阅读量: 2 作者: 唐静婷 摘要: 从制度层面上预防儿童受伤害,公开性犯罪前科者的身份信息,可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诞生于美国的"梅根法案".除了美国,英国,韩国,日本,包括我国的台湾地区等,都有各自版本的"梅根法案"关键词:...
而在我国,部分地区如浙江也开始在探索执行中国版的梅根法案,对性犯罪人员在政府官方网站上公布公开,同时禁止他们入职有可能与儿童密切接触的职业,建立黑名单核查机制。 同时施行强制报告制度。医疗卫生机构、学校教育部门如果发现未成年人疑似或已遭到性侵害、怀孕或校园暴力欺凌等情况,必须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警,同时向...
中国版; 违法犯罪人员; 未成年人案件; 法案; 限制制度; 工作人员; 适用对象; 性侵害; 入库时间 2023-07-24 17:33:28 相似文献 中文文献 外文文献 专利 1. “梅根法案”的中国实践:争议与法理——以慈溪市《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人员信息公开实施办法》为分析视角 [J] . 姚建龙 ,刘昊 . 青少年犯罪问题...
中国地方版的“梅根法案”已经出台了,学校该如何应对?如何最大限度地保护未成年学生免遭性侵害,履行对学生保护职责?笔者给出以下几条建议: 其一,学校在招聘教师和其他工作人员时,应当强化对应聘人员的身份信息审查,凡是有过性侵他人记录的个人,以及因故意犯罪而受过刑事处罚的人,或者身份不明的人员,均不得受聘为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