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古海啸的首次发现引起了广泛关注,特别是我国大陆沿岸是否受到海啸冲击引起了科学院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2015年经过研究讨论认为海啸直接关系到我国海岸带建设和核电站的安全问题,为此临时给与了重点部署(特支)项目资助。中国科技大学研究团队通过对广东省南澳岛的考察和分析,确认了一千年前发生的南海古海啸对该地区的毁...
这项研究表明了古海平面低位期间海底滑坡引发的海啸能够对南海沿岸地区造成灾难性破坏,该研究强调了恢复古地形对于研究古滑坡以及海啸的重要性。类似的海底滑坡触发海啸一旦发生,必将对海洋工程设施及沿海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根据我们的研究...
新华网上海12月30日电(记者 张建松)印度洋大地震和海啸发生后,专家指出,尽管中国的海区外围有成串的岛屿、暗礁环绕,形成了一道抵抗海啸的天然屏障,但要居安思危,加快对深海大洋进行研究。 长期从事区域经济、灾害研究的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罗祖德教授说,近年来,随着中国沿海经济建设发展,特别是海洋资源开发等海洋工程越来...
根据历史数据,中国沿海地区—尤其是台湾省沿海地区,曾遭受地震海啸灾害。本文首先考察毗邻中国沿海地区的潜在海啸源,然后介绍中国的地震海啸研究和早期预警服务,最后讨论有待进一步研究相关问题。中国沿海地区毗邻环太平洋地震带的西北端。历史上,环太平洋地震带发生大量强烈地震,其中部分地震触发海啸。位于南中国海的马尼拉海...
由上海交通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中国力学学会和北京国际力学中心共同主办的第十二届南中国海海啸国际研讨会(The 12th South China Sea Tsunami Workshop)于2022年1月13日-14日顺利举行。考虑到疫情影响,本次会议采用线上会议的形式开展学术交流。新加坡国立大学Philip L-F Liu院士和中国力学学会环境力学专业委员会主任...
为了落实国家减灾十年活动的部署,中国风暴潮及海啸研究会于1990年11月16日至20日在上海金山卫石化海堤现场召开了上海石化海堤防潮工程学术研讨 会议.来自中央和沿海省市的水利,交通,气象,海洋部门,中科院,高等院校及中国石化总公司的专家,学者和代表共50人出席了会议.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对 上海石化海堤工程进行了现场考察...
海啸科学研究-斯伦贝谢中国.PDF,海啸科学研究 2004年发生的苏门答腊-安达曼大地震引发了有史以来最具破 坏性的海啸,同时也引起世界对这一自然现象破坏力的高度警觉。 在对这次海啸进行研究的过程中,科研人员使用了新的工具,这使 得他们能够对这一自然现象的因果关系展开
2024年11月14日,中国海洋湖沼学会风暴潮及海啸分会换届大会暨技术交流会在江西南昌设主会场,以线下和线上相结合的方式顺利召开。分会挂靠单位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主任于福江出席会议并致辞,来自全国各相关单位的100余位从事风暴潮、海啸等海洋灾害预警预报和科学研究的专家学者和研究生参加会议,会议由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
极其罕见!中国台湾地区近日发现“海魔王”皇带鱼,它在深海生存,很少见到人类。民间传说它出现就有海啸,但最新研究显示,这俩没啥关系。 8.2万 18 2023-07-23 11:02:29 未经作者授权,禁止转载 您当前的浏览器不支持 HTML5 播放器 请更换浏览器再试试哦~4839 7 231 47-...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边缘海与大洋地质重点实验室(OMG)特聘研究员、欧洲科学院院士林间团队,在西北印度洋莫克兰俯冲带的地震和海啸灾害评估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构造地球物理学》(Tectonophysics)上。 莫克兰俯冲带发育有超厚的沉积物(超过7公里)、超宽的增生楔结构(超过400公里)和全球最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