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党和国家领导体制日益完善,全面依法治国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日益健全,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保障和法治保障更加有力,人权事业全面发展,爱国统一战线更加巩固,人民依法享有和行使民主权利的内容更加丰富、渠道更加便捷、形式更加多样”。
政治体制改革:简政放权激发发展活力 观察2013年的发展脉络,多个具有标志性的变化,记录与丰富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道路。 简政放权是今年政治领域最鲜明的特色之一。 新一届政府在开局之年着力简政放权,一系列措施释放了改革红利,有利于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而执政者率先向自身权力...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从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算起,迄今已27年。这20多年的改革,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初步探索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全面部署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总结调整阶段(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稳步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后期至今);出现了一次高潮,即从中共十三大开始的以党政分开...
文章观点鲜明、立场坚定。本文就社会上部分人鼓吹西式民主的论调,针锋相对地指出西式民主不符合中国国情,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一直不曾停下脚步,今后也将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积极稳妥地推进。 文章层次清晰、论证有力。本文从政治体制改革的中国国情、改革开放以来政治体制改革取得成就、小平同志评价政治制度“三条标准”等...
相对经济体制改革而言,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步伐不大,因此民众的民主权利、官员的腐败、财富的分配、社会公平正义等方面的问题,成为人们对政治体制改革诟病所在。政治体制改革,要紧紧抓住约束权力这个实质要害,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十七届五中全会前后,由于国家领导人就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问题密集表态,一系列...
小康阶段的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一直是国内外各界长期关注的重大问题。学术界也进行了长期的争论,焦点在于改什么、怎样改和渐改还是快改上。对中央决策有参谋作用的中央党校,义不容辞地有承担其研究的责任。期间,分管副校长李君如教授主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研究课题,小康阶段的中国政治文明和政治体制改革纳入 ...
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已持续进行了40年,迈入了不惑之年。改革是全面的改革,涵盖六大体制,即: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在这六大体制改革中,政治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体制改革和其他方面体制改革成功的关键,更为整个改革事业提供...
中国特色政治体制改革方式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再次强调,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受访专家分析,所谓积极,就是坚持推、不停步;所谓稳妥,就是采取一种渐进式的改革。 在政改的渐进之路上,不论是由点及面地逐步铺开,还是由下而上地层层推进,都离不开发轫之初的“点”。在中国政治体制领域的改革中,以试点的方式...
中国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新华网北京11月3日电(记者 蔡敏 张泽伟 刘畅 张志龙)中国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上任后大力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在北京一些观察人士看来,这有力地促进了政治体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