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大地幅员辽阔,孕育了千姿百态的年俗传统。祭灶、扫尘、贴春联、吃团圆饭、阖家守岁、邻里拜年,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蕴含着中国人“和顺和睦、以和为贵”的文化理念,承载着中国人“天人和谐、万物共生”的美好愿景。当舞龙舞狮翻腾跃动,当剪纸窗花映红游子笑靥,当木版年画点染丹青,当“福”字墨香氤氲……传统...
2024年2月10日,来自广东普宁的英歌舞团在拥有两百年历史的伦敦伯灵顿拱廊街演出,庆祝中国农历新年。新华社发2024年2月10日,来自广东普宁的英歌舞团在拥有两百年历史的伦敦伯灵顿拱廊街演出,庆祝中国农历新年。新华社发 “从东南亚到欧洲,不仅海外华人、越来越多当地民众也将春节视为自己的节日,他们也将本土文化...
春节前夕,湖北巴东县图书馆、文化馆、非遗展示馆新馆开馆。到公共文化场馆里过一个文化年,成为不少群众的选择。“传统年俗之外,在图书馆里与书香为伴,到非遗馆品味历史,让孩子的这个春节有了更丰富的文化体验。”市民张纯洪与孩子看展、阅读、体验非遗,一家人脸上满是笑容。近年来,随着我国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
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新年贺岁,是最具文化意味的节日。除夕守夜,是新旧辞别;岁朝迎祥,是今昔交替。新年,蕴含着中国人几千年来对生活的无限向往和美好期待。 (图片来源:36氪) 年·源起 中国人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春节”,自古就有“百节之首”的称号。蕴含着深邃的文...
2024年12月,春节申遗成功。从最初的“中国年”逐步走向“世界年”,春节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如今,春节已经不只是我们中国人阖家团圆的节日,也成为全球共庆的文化嘉年华。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世界各地的庆祝活动有哪些新亮点?春节是中华民族内涵最深厚、内容最丰富、参与人数最多、影响最广泛的传统...
文化中国行·中国的年味|年俗里的春节 贴春联,寓意着新的一年平安吉祥。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动体现。一撇一捺,皆是对新春的美好祈愿。一幅幅绚丽多彩的年俗画卷,传承着千年福泽,开启了万户新程。统筹:黄蕾 薛婧 张骄 编导:杨翔菲 杨升 于跃 作者:申一辰 杨翔菲 徐之玺 摄像:...
席上一般有鸡(寓意有计)、鱼(寓年年有余)等以求吉利。中国人的年夜饭是家人的团圆聚餐,这顿是年尾最丰盛、最重要的一顿晚餐。 守岁 守岁,又称照虚耗、点岁火、熬年、熬夜等。守岁的民俗主要表现为除夕夜灯火通宵不灭,守岁谓之“燃灯照岁”,即大年夜遍燃灯烛,据说如此照过之后,就会使来年家中财富充实。
到了正月十五元宵节,春节的庆祝活动达到又一个高潮。大街小巷张灯结彩,各种花灯争奇斗艳,有玻璃的、牛角的、纸灯、宫灯等,还有的灯笼里面有叮当作响的小铃铛。人们会猜灯谜、放烟花,还会吃元宵,寓意着团团圆圆、幸福美满。 春节习俗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
2024年12月,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言,是个辉煌的时刻。春节,这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认定为代表作的节日,其意义尤为重大。春节,是中国人心中最深厚的情感连接。无论世界哪个角落有华人,都能感受到春节的存在。巴拉圭亚松森,见证了这一荣耀的时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可的价值 春节,...
春节,是隔千山、渡万水的亲人之间的奔赴,是中国文化对血浓于水的情感连接的炽热守望。“圆”,从点出发,经由不同的半径,走过不同的距离,最终合拢了、汇聚了,形成了圆。圆是目的、是效果,团是方法、是路径。出发和回归的原点是家庭和亲人,是血缘、文化和情感的归属。家人围坐一起吃年夜饭,成为春节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