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近年来,我国学者无论是对帕金森病发病机制的认识,对早期诊断生物标志物的发现,还是对治疗理念的更新以及治疗方法和手段的探索,都有了显著的进步。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于2006、2009年和2014年制定了第一、二、三版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6年来...
24年11月1日 1 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 (第三版,2014) 神经内科 24年11月1日 Parkinson’sDiseas e s 常见中老年神经系统退行性、致残性疾病。 s 是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进行性退变和路易小体形成,纹状体区 多巴胺递质降低、多巴胺与乙酰胆碱递质失平衡的生化改变。 s 临床表现有显著特征: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
根据临床症状严重度的不同,可以将帕金森病的病程分为早期和中晚期,即将Hoehn-Yahr l~2.5级定义为早期,Hoehn-Yahr 3~5级定义为中晚期。以下我们分别对早期和中晚期帕金森病提出具体的治疗意见。 一、早期帕金森病的治疗 一旦早期诊断,即应尽早开始治疗,争取掌握疾病的修饰时机,对今后帕金森病的整个治疗成败起关键性...
若顺应欧美治疗指南首选①方案,也可首选②方案,或可首选③方案;若因特殊工作之需,力求显著改善运动症状,则可首选③或④方案;也可小剂量应用①或②方案时,同时小剂量合用③方案;若考虑药物经济因素,对强直少动型患者可首选⑤方案,对震颤型患者也可首选⑥方案。 (2...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近年来,我国学者无论是对帕金森病发病机制的认识,对早期诊断生物标志物的发现,还是对治疗理念的更新以及治疗方法和手段的探索,都有了显著的进步。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于2006、2009年和2014年制定了第一、二、三版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6年来...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于2006、2009年和2014年制定了第一、二、三版中国帕金森病 (PD) 治疗指南,对规范和优化我国PD的治疗行为和提高治疗效果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适应PD学科发展,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时隔6年,《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第四版)》 (以下简称“第四版指南”)...
一、综合治疗 应该对帕金森病的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采取全面综合的治疗。治疗方法和手段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运动疗法、心理疏导及照料护理等。药物治疗为首选,且是整个治疗过程中的主要治疗手段,手术治疗则是药物治疗的一种有效补充。目前应用的治疗手段,无论是药物或手术治疗,只能改善患者的症状,并不能阻止病情的...
之前我们已经通过三篇文章解读了《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第四版)》,分别介绍了帕金森病(PD)的概述和药物治疗。那么本篇我们将侧重解读PD的非药物治疗和药物的应用及注意事项,非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手术治疗、康复与运动疗法、心理干预、照料护理、人工智能及移动技术等方面。
考虑到中国帕金森病患者的特点,本指南结合国际经验和中国实际,提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帕金森病治疗建议。指南制定过程 专家团队组建 组建由神经科、精神科、康复科等多学科专家组成的团队,确保指南的专业性和权威性。文献回顾与证据评价 系统回顾国内外帕金森病治疗相关文献,对各类治疗方法的疗效、安全性及适用人群进行评价...
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 ( 第四版0 )2020 年 包括改善运动和非运动症状、延缓疾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和减轻社会和医疗负担。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帕金森病治疗的主要方法,主要包括多巴胺类药物、抗胆碱药物、COMT抑制剂和 MAO-B抑制剂等。手术治疗包括深部脑刺激和胶质细胞瘤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