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银河,下有运河”,难得的欢聚时刻,自是少不了产自中国酒都——宿迁的酒。 “客酬诗兴江帆去,船捎酒香运河来”,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蒸馏酒传统酿造技艺(洋河酒酿造技艺)是宿迁工业发展的一大名片,大运河孕育出的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水运优势让宿迁洋河美酒源远流长,成为“味占江南第一家”的老字号品牌。
2023年10月29日,位于中国江苏省宿迁市的京杭大运河,正值金秋时节,装载着种子、化肥、煤炭、建材等货物的船只在这条古老的人工河中依次有序航行。它们或高或低,犹如一条条长龙,穿梭于江南水乡的蜿蜒曲折之中。阳光下,这些船只的影子在河水中拉出长长的轨迹,宛如一幅幅生动的画卷。京杭大运河宿迁段是运河的...
宿迁因河而兴,是全国唯一拥有隋唐通济渠、元代黄河故道、清代中运河三个不同历史时期运河主航道的城市。大运河宿迁段全长112公里,纵贯宿迁全境,是奠定今日京杭大运河走势的最后一项大型工程,使濒临湮废的世界第一人工河重新通航,被称为“治河咽喉,漕运转轴”。2014年6月,宿迁段中运河及龙王庙行宫被列为世界文化...
现场,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文旅部数据中心主任戴斌的主旨演讲《京杭大运河文化旅游带国家战略与宿迁担当》就此展开。“游客要看见文化的遗产,也要看见城市的未来。繁华不只为追忆,万丈红尘最温暖。”戴斌认为,大运河文化带基本建设,应寻找大运河走向未来的情景,让旅客与大运河沿途城镇居民一道去感受历史时间,共享...
一探西楚古城与“历史长河”相依相生的不解之缘,一展水韵名城和“共富之河”相伴相长的壮丽宏图。11月18日,中国大运河文化讲堂走进运河名城宿迁,以“长河千里‘宿’繁华——以大运河视角看中国文化自信自强”为主题,共享思想盛宴,共谋城市发展。 文化与旅游:要有家国情怀也要有人间烟火 ...
6月24日,“何以中国 运载千秋”网络主题宣传活动走进江苏宿迁。宿迁处于隋唐大运河的“咽喉”地段,是大运河“截弯取直”的关键节点,而粮库作为这里的代表性建筑物,记载着历史的变迁。 记者走进中运河老粮库文化创意产业园(运河玖库)后,首先看到的是一排排整齐排列的红砖厂房,厂房的结构是上世纪70年代苏联式建筑结构...
当地顺山集遗址、韩井遗址成功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水利遗址公园、龙王庙行宫等获评全省“最美运河地标”……宿迁将以文化为魂,以生态为底,推动运河湾城市文化公园建设,以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和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带动宿迁新城新未来的发展格局和城市品质。 大运河自古...
宿迁市与吉林市的“忌讳”竟然高度相似,相继也有3位市委书记落马。 2022年9月23日,已经退休八年的张新实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江苏省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作为一名退休八年的厅级干部,张新实的落马还是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 张新实,曾于2006年至2011年任宿迁市委书记。
江苏宿迁新盛街正式开门迎客 1月11日,承载着历史记忆,汇聚江苏宿迁文脉的新盛街文化街区盛大开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盛街文化街区盛大开街(央广网发 宿迁市委宣传部供图 ) 位于宿迁主城区的新盛街始建于明神宗万历五年(公元1577年),迄今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作为江苏省大运河文化带、江苏省重点文化...
纵贯宿迁全境 独赋宿迁“全国唯一”的珍藏 全国唯一拥有 隋唐通济渠、元代黄河故道、清代中运河 三个不同历史时期运河主航道的城市 从历史时光到现实图景 无数个十二时辰记载了大运河宿迁段 缓缓流淌的岁月 两岸的生生不息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在运河上,河面上金光闪烁,来来往往的货船便开始了一天的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