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是科技创新的前沿阵地,高校科研实力的高低对其自身高质量发展,以及各大国家战略的实施都有重大意义。因而,优秀的高校科研实力必然不会差。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就是非常典型的例子。据悉,2010年以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就陆续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2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
2021年10月21日至27日,“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成就展在北京展览馆举办。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胡祥云教授团队牵头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高精度地球物理场观测设备研制”项目,经科技部遴选,受邀参加展览,重点展示了地震灾害领域“地震预警新技术研究与示范应用”“城市大震风险动态评价系统”“重大工程地震紧急处置系列装备”等...
近日,《Nature Communications》刊发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材料与化学学院夏帆教授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时空可控图案化光响应DNA水凝胶实现局部细胞响应性调控》。该文第一作者为材料与化学学院黄福建教授,通讯作者为黄福建教授、夏帆教授以及以色列希伯莱大学Itamar Willner教授(Fujian Huang*, Mengxi Chen, Zhix...
近日,《NATURE COMMUNICATIONS》刊发了我校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材料与化学学院夏帆教授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离子传输调控:仅外表面功能化的纳米孔道》。该文第一作者为材料与化学学院博士研究生马群,通讯作者为高鹏程教授和夏帆教授。 该文是夏帆教授课题组关于纳米孔道外表面的第三篇Nature Communica...
针对江汉平原的产业特征,打造富硒水稻成为科研攻关的突破口。 2016年初,武汉大学富硒水稻研究中心、湖北省富硒产业研究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湖北省标准化与质量研究院和湖北沙洋广华农工贸有限公司联手以“红莲型珞优9348富硒杂交稻”标准化栽培为突破口,逐步向富硒种植业、富硒养殖、富硒水产和富硒食品加工等产业推进...
2018年6月23日,第三方专业科技成果评价机构——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在北京依据科技部《科学技术评价办法》的有关规定,按照科技成果评价的标准及程序,本着科学、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组织专家对核工业二〇八大队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共同完成的《内蒙古中西部中生代产铀盆地理论技术创新与重大找矿突破》...
#聊点科技【地大科研团队研究发现:#地球生命起源时间至少提前3亿年】近日,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大学者”领军人才多米尼克·帕皮诺、佘振兵教授和马特·多德博士后联合多家机构研究表明:在37.5亿至42.8亿年前,地球上就已经存在丰富多彩的微生物生命活动,相较于之前证实的34.5亿年,地球生命起源时间至少提前3亿年。相...
近日,中国地质学会公布了第二批天然富硒土地地块30个,“淮安市淮安区流均镇天然富硒地块”位列其中,淮安经开区科技镇长团团员张沙莎依托自身专YE优势,敏锐捕捉到产才融合机会,积JI联系协调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和南京地质调查中心有关专家,推动围绕淮安富硒土地开发利用的人才创业项目落地。
共同第一作者,排名靠前的含金量高于靠后的,研究成果是认可的, 你是申请国家奖学金,具体得看相关...
收获又一重大科研成果 高校是科技创新的前沿阵地,高校科研实力的高低对其自身高质量发展,以及各大国家战略的实施都有重大意义。因而,优秀的高校科研实力必然不会差。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就是非常典型的例子。 据悉,2010年以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就陆续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2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