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保研,首先得明白这科研成果可不是随便说说就行的。学校对保研生的科研成果有着明确的要求,简单来说,就是得拿出点真家伙来。一般来说,你得有发表的学术论文、参与的科研项目、获得的科研奖项等等。这些成果得能证明你在专业领域里有一定的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具体来说,学校可能会要求你...
2021年10月21日至27日,“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成就展在北京展览馆举办。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胡祥云教授团队牵头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高精度地球物理场观测设备研制”项目,经科技部遴选,受邀参加展览,重点展示了地震灾害领域“地震预警新技术研究与示范应用”“城市大震风险动态评价系统”“重大工程地震紧急处置系列装备”等...
高校是科技创新的前沿阵地,高校科研实力的高低对其自身高质量发展,以及各大国家战略的实施都有重大意义。因而,优秀的高校科研实力必然不会差。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就是非常典型的例子。据悉,2010年以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就陆续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2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科研成果显著,学校正构建以地球系统科学为主导的学科体系,全面发展应用科学、前沿科学,以及与国民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紧密相关的新兴交叉学科领域。勘查技术与工程、资源勘查工程两个专业在全国排名第一,被列为自然科学、理学A级以上学校。学校拥有8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和17个省部级重点学科...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科研论文及成果 论文一:公路路基调查中的地面雷达应用作者:Zeng Chong, 陈超, Shunfang Xu出版日期:2004年发表刊物:Progress in Enuironmental and Engineering Geophysics, P257-260, 2004论文二:埃默里冰架基本内部结构特征确定作者:邓世坤, Bo Sun出版日期...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科研成果根据2020年3月学院官网显示,地球科学学院形成以科学研究形成壳-幔体系物质及其交换过程、地球表层系统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和协同演化、行星科学与深空探测三大研究优势与特色;在地球生物学、区域大地构造与岩石流变学、岩石圈地球化学、第四纪环境与灾害、行星地质与比较行星学等领域,...
近日,《NATURE COMMUNICATIONS》刊发了我校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材料与化学学院夏帆教授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离子传输调控:仅外表面功能化的纳米孔道》。该文第一作者为材料与化学学院博士研究生马群,通讯作者为高鹏程教授和夏帆教授。 该文是夏帆教授课题组关于纳米孔道外表面的第三篇Nature Communica...
2018年6月23日,第三方专业科技成果评价机构——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在北京依据科技部《科学技术评价办法》的有关规定,按照科技成果评价的标准及程序,本着科学、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组织专家对核工业二〇八大队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共同完成的《内蒙古中西部中生代产铀盆地理论技术创新与重大找矿突破》...
2021年5月21日,《IEEE Transactions on Multimedia》正式刊发了我校计算机学院与国防科技大学、深圳大学以及国家超算济南中心等单位合作完成的研究成果—Consensus Graph Learning for Multi-view Clustering(基于一致图学习的多视图聚类算法),论文的第一作者为我校计算机学院硕士研究生李正来,通讯作者为唐厂教授。
#聊点科技【地大科研团队研究发现:#地球生命起源时间至少提前3亿年】近日,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大学者”领军人才多米尼克·帕皮诺、佘振兵教授和马特·多德博士后联合多家机构研究表明:在37.5亿至42.8亿年前,地球上就已经存在丰富多彩的微生物生命活动,相较于之前证实的34.5亿年,地球生命起源时间至少提前3亿年。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