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中国古代的三十岁属于男子“而立”之年,指的是在这个时候懂得了礼,言行都很得当。并不是属于“不惑”的年纪,故A错误; B、中国古代的四十岁属于男子的“不惑”之年,意思是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故B正确; C、中国古代的五十岁属于男子“知天命”的年龄,并不属于“不惑” 结果一 题目 中国古代“不...
本题考查的是文学常识的识记和理解,本题中“不惑”出自《论语·为政》:“四十而不惑。”指年至四十,能明辨是非而不受迷惑。后来用“不惑”指人四十岁。结果一 题目 中国古代“不惑”是指男子多少岁? ( ) A 30 B 40 C 50 答案 B本题考查:词语的使用分析:《论语·为政》: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
百度试题 结果1 题目中国古代“不惑”是指男子多少岁? ( ) A. 30 B. 40 C. 50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B 反馈 收藏
中国古代男子“不惑”指的是四十岁。这一说法源自儒家经典《论语》中的“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由孔子提出,用以描述一个人在不同人生阶段所应达到的精神境界。其中,“不惑”意味着一个人到了四十岁时,应该能明辨是非,对人生有了清晰的理解和把握,不再受迷惑。
百度试题 题目中国古代“不惑”指男子多少岁()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40 反馈 收藏
中国古代不惑是指男子多少岁 中国古代“不惑”是指男子多少岁? ( ) A 30 B 40 C 50 答案: B 解析: 指40岁。也指遇事能明辨不疑。 应璩《答韩文宪书》:“足下之年,甫在不惑。” 「四十而不惑。」孔安国注,「不惑」,就是不疑惑。 知识扩展: ...
1. 40岁,称为“不惑之年”,是指男子到达这个年龄时。2. “志学之年”指的是十五岁的男子,这是古代对少年时期的称呼。3. “及笄之年”是指女子十五岁,这是古代女子成年的标志。4. “二八年华”用来形容十六岁的年轻人,不论男女。5. “花信之年”是指二十四岁的女子,这个年龄段的女性...
中国古代"不惑"是指男子多少岁 襁褓:不满周岁。 孩提:两至三岁。 始龀、韶年:男孩八岁。 总角:幼年泛称。 垂髻之年:指儿童。 黄口:十岁以下。 幼学:十岁。 舞勺之年:十三至十五岁 志学:十五岁。 ...
中国古代将40岁的男子称为“不惑”,这一称谓源自《论语·为政》中的一段话。孔子在其中提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独立;四十岁不再被事物所迷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