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在中国科学家与欧洲科学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国首个空间科学卫星计划——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以下简称“双星计划”)成功实施。从此,中国人有了自己的空间科学卫星,中国空间科学的新纪元由此开启。“双星计划”在轨示意图。双向奔赴 1997年11月,时任欧洲空间局(以下简称欧空局)空间科学部主任罗格·博奈带...
《“双星计划”:开启中国空间科学新纪元》在此书“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章节中作为第9个故事出现,讲述了我国科学家是如何与欧洲科学家共同努力,使得我国首个空间科学卫星计划——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简称“双星计划”)成功实施,实现空间科学 “从0到1”的重大突破,让中国科学家走向世界舞台的故事。 重大创新突破的背...
[中国新闻]中科院启动“太极二号”双星计划探测空间引力波 选集 更多 《中国新闻》 20250108 12:00 《中国新闻》 20250108 07:00 《中国新闻》 20250108 04:00 《中国新闻》 20250108 03:00 《中国新闻》 20250107 21:00 《中国新闻》 20250107 19:00 ...
空间中心的刘振兴院士就提出了“双星计划”。为什么叫“双星计划”?因为一个是在赤道面的卫星,一个是在极轨的卫星,这就形成了“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也叫“双星计划”。“双星计划”的两颗星与欧洲空间局的4颗Cluster卫星,就组成了一个对地球空间的6点观测,在人类历史上这也是第一次。 “双星计划”跟Cluster...
中新网西昌12月30日电 题:中国“双星计划”大事记 中新社记者孙自法 中国“双星计划”首颗卫星“探测一号”三十日凌晨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二号丙”改进型运载火箭成功送入太空。该计划作为国际空间探测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历程大致如下:
中国科学家提出的“双星计划” 全称“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 预期用两颗卫星探测地球磁层 一颗环绕赤道附近飞行 另一颗围绕极轨飞行 该计划瞄准地球空间最具挑战性的科学问题: 磁层空间暴驱动和触发机制的物理过程 ▲“双星计划”在轨示意图。 当时,欧洲空间局正在部署“星簇计划” ...
中新网广州7月25日消息:据羊城晚报(记者 栗新风)报道,中国空间科学界酝酿已久的“双星”计划正式启动,将发射两颗科学探测卫星,与原有的欧空局的四颗“星蔟”卫星相互配合,形成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对地球空间的六点式立体探测。 据中科院有关专家介绍,地球空间经常发生一些爆发性事件,叫做空间暴。它们可以给地球...
“尽管双星计划数据采集早就结束了,但这些数据今天依然进行在空间科学研究,以及与其他探测数据配合研究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研究员史建魁对《科学时报》记者说。 为发展我国空间探测,1997年初,中科院院士、空间物理学家刘振兴提出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简称双星计划)。这是我国第一个由科学目标...
摘要: 1997 年4月,刘振兴院士在北京香山科学会议上正式提出中国"双星计划".1997年11月,欧洲空间局科学项目部与中科院空间中心签署"双星计划"与 CLUSTERⅡ合作议定书.1999年9月,欧空局代表团向中科院和中国国家航天局提出与"双星计划"合作的请求.1999年10月,中科院正式启动关键词:...
“双星探测计划”全名“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是中国和欧洲合作的首个科学探测卫星项目,其中以中方为主。“双星”的最初想法是由空间物理学家刘振兴和他的研究小组提出来的。最初的是想判断地球空间边界层的变化是由时间引起的还是由空间引起的,如果发射几颗卫星,实现多点探测,就可以了解边界层的变化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