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区域经济金融运行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一是区域协调发展格局不断优化,绿色低碳转型加快推进。核心区域发展引领作用增强,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所在内地省份和成渝双城经济圈对全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0.3%。区域发展相对差距有所收窄,西部和中部地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分别比东部地区快0.3个和0.1个...
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比上年末分别下降0.13个、0.04个和0.32个百分点。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进程中十分重要的一年。近期,新冠肺炎疫情和乌克兰危机导致风险挑战增多,我国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
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 (2022)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 2022 年 7 月 8 日 目录 内容摘要... 1 第一部分 区域经济金融运行概况...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2年07月14日 第 04 版)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发布的《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2022)》(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各地区金融运行平稳,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稳固,信贷结构持续优化,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金融风险总体收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了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区域...
《报告》指出,2022年,区域经济金融运行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区域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增强,空间发展格局不断优化。中部、西部地区增长潜力持续释放,经济增速总体高于东部地区。核心区域带动作用增强,京津冀、长江经济带、长江三角洲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分别增长 2.0%、3.0%、2.5%;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不断深化,三地规则衔接、机制...
[新闻30分]央行发布《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2022)》 去年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27.3% 选集 更多 《新闻30分》 20241118 《新闻30分》 20241117 《新闻30分》 20241116 《新闻30分》 20241115 《新闻30分》 20241114 《新闻30分》 20241113 《新闻30分》 20241112 《新闻30分》 20241111 《新闻30...
人民银行7月8日发布的2022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显示,2021年,区域经济金融运行呈现多重特点。货币供应量与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稳固。2021年末,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分别增长9.0%和10.3%,与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本外币各项贷款增速分别为12.8%、12.0%、...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作者:许予朋 7月8日,人民银行发布《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2022)》(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不断优化,核心区域发展引领作用增强。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所在内地省份和成渝双城经济圈对全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0.3%。 报告介绍了2021年区域经济...
今天,央行发布《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2022)》。 报告显示,2021年,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本外币各项贷款增速分别为12.8%、12.0%、11.3%和4.7%。 2021年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9.2万亿元,同比增长27.3%。金融资源向制造业、乡村振兴和绿色领域聚集,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速为31.8%,其中高技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速达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