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辛亥革命后的政局动荡不安,各地军阀割据,国家分裂,民众生活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在这个关键时刻,1913年二次革命后,孙中山在挫折面前,百折不回,再度举起民主革命的旗帜,经过半年多的努力,孙中山于1914年7月8日在日本东京召开大会,正式宣布中华革命党成立。大会通过了《中华革命党总章》。中华革命党是中国...
这种情况下,孙中山组织了秘密结社性质的中华革命党,强调一员领导和严密的组织。 这不是孙中山想搞独裁,目的只是改革国民党内部散乱内斗的现状。 孙就是学习敌人的长处,专门用来对付袁世凯。 不过,这些似乎和革命初衷有些违背。 如孙中山强调中华革命党是1个人领导,不太民主;党员分为几等,不太平等。 只是,也要看...
从这两条记载可知,孙中山除委任“中华革命党福建支部长”,还委派“福建革命军”的“师长”和地方“司令官”;中华革命党在福建的军事行动,有该党福建支部所组织,也有由该党党员(如吴适)所发动。 附带言之,台湾雾峰林祖密在福建参加中华革命党之说,由来已久、其来有自。在我看来,虽然当年并无孙中山同林祖密会面的...
历史上的今日。1919年10月10日,孙中山将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中华革命党是1914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的组织,中国国民党的前身。1913年二次革命后,孙中山在挫折面前,百折不回,再度举起民主革命的旗帜,经过半年多的努力,孙中山 - 东缘阁历史馆于20231010发布
孙中山改组中华革命党是1919年孙中山把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的历史事件。简介 经过五四运动,孙中山改组中华革命党的心情更加迫切。1919年10月10日,中华革命党正式改组为中国国民党。在国民党前冠以“中国”二字,是为了区别于民国初年五党合并而成的国民党。中国国民党本部设在上海,下设总支部、支部、分部于...
中华革命党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中华革命党,是孙中山组党从松散式政党向集权政党转变的重要标志。松散式政党,也就是一种对党员约束相对较小的政治组织。这种组织松散的政党,没有严格的党章和明确的党纲,只有几年一度参加竞选的纲领或关于政策的声明,党员入党和退党均不履行具体手续,没有组织生活,只是在总统或...
1914年7月8日孙中山在日本东京召开中华革命党的成立大会。 个人认为,孙中山做的是完全正确,黄兴则是做梦没醒。 历史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任何势力得以成功,都不可能依靠松散的组织。 成功的政治势力、军事势力,必然有一个严格的组织、可靠的团队、忠心耿耿的骨干分子。
中华革命党是1914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的革命组织,是中国国民党的前身。它的目标是推翻袁世凯的专制政府,建设完全民国,实行民权、民生两大主义。它曾发动过多次武装起义,支持过护国战争和護法运动,为中国民主革命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华革命党的成立,是在二次革命失败后孙中山重新整合力量的结果。1913年2月12日,...
中国农工民主党是一个历史比较悠久的革命政党,诞生于大革命失败后革命形势低潮时期,酝酿建党则可追溯于“四一二”反革命叛变之后,1928年起在上海以“中华革命党”的名义开展活动。这是农工党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对农工党的正式成立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